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公司 > >详情

紫金矿业集团改革与发展观察透视之地质找矿

发表时间 :2014-04-03 16:16:41 来源:中国矿业报:王东海 张立

  编者按:矿业市场正面临近十年来最严酷的寒冬。在金价大跌、全球众多黄金生产商大面积亏损的背景下,紫金矿业却取得了相当出色的业绩,并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成为这个“严冬”中颇为靓丽的一抹色彩。近年来,紫金矿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记者近日走进紫金矿业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从多个角度对其成功秘诀进行解析。从本期起,中国矿业报将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紫金矿业集团改革与发展观察透视”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要坚持勘探与收购并举,实现矿产资源控制的重大突破。
  这是在2014年元旦之际,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和总裁王建华向该公司员工新年致辞中提到的今年要实施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紫金,或许很难将地质找矿与资源的并购完全的分开来说。在他们看来,矿产资源是一个矿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他们一直坚持以资源控制为首要战略,就矿找矿、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风险勘探、国内外的项目并购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等多元化资源战略齐步走已是行业内公开的成功秘诀。
  “目前,我们控制的资源60%以上来自于自身勘探成果,每年的资源增储远远大于资源消耗。”在记者的采访中,陈景河自豪地表示。他同时坦言,在购买矿山的时候,很多本身的资源并不好,紫金矿业也会进行进一步的勘查,以增加其资源量。
  紫金矿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他们如何做到这些的?这中间又有哪些值得行业企业借鉴的经验呢?请与记者一道,探寻解码。
  大投入带来大成果
  “2013年,探获黄金61吨、铜40.2万吨、铅锌191万吨、钼3.2万吨、钨2.1万吨、银216吨、铁矿石2348万吨……”2014年3月28日,紫金矿业发布2013年度业绩公告,这一连串的找矿成果数据相当惹眼。另据透露,从目前情况来看,仅紫金山地区的找铜成果在未来几年增储将有望累计达到500万吨。
  “十二五期间,目标新增黄金资源量300吨、铜(当量)300万吨。”在2013年全国探矿者年会上,陈景河显得胸有成竹。
  其实,在陈景河眼中,资源是紫金矿业的最重要的价值。近些年来不断的勘探增储,使紫金山金矿从一个小型矿床发展成为世界级超大型金矿;贵州贞丰水银洞金矿也发展成为高品位微细浸染型难选冶特大型金矿。陈景河认为,这些勘查成果的价值远大于公司开发紫金山金矿以来的所有收益。
  当然,带来如此精彩的成果必会有敢于大投入的前因。毕竟在勘查领域,“大投入不一定带来大成果,没有大的投入必定不能带来大成果”已成至理名言。
  “仅在2012年,地勘投入规模已经达到了4.5亿元。”据紫金矿业地勘总院院长张顺金介绍,这个投入的概念大致相当于一个中等级别省份冶金局或有色局旗下所有地质队的地勘投入。
  张顺金曾认真地算过一笔账:将紫金仅在2012年探获的矿产资源合计矿权按当时的行情进行计价,总价值可达48.54亿元,资源潜在总产值1002亿元。“这个成绩超过任何一个省份所有地勘部门的总和,我们的地勘工作投入产出比应该是最高的。”他的话语中透着自信。
  勘探开发无缝对接
  毫无疑问,这些都不是偶然,紫金矿业风险找矿的高成功率源于他们实现了矿山开发与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结合。
  “矿山开发与矿产勘查的无缝对接,是紫金矿业实现找矿突破的最大亮点。”张顺金说。
  通过多年的实践,紫金矿业形成了自己的找矿思路,他们总结出“生产矿山或筹建矿山深部及其周边找矿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增储途迳”。多年来,紫金山金铜矿、罗卜岭铜钼矿、香格里拉烂泥塘铜矿、麻栗坡钨矿、水银洞金矿、阿舍勒铜矿、乌恰铅锌矿等一批骨干矿山的连续增储证实了这一思路的正确性。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勘查与开发分离早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据了解,由于没有稳定的资源供给,“草根出生”的紫金矿业较早地投身于矿产勘查和“占领”资源当中,是我国矿山企业当中进入风险勘探的急先锋之一。
  以紫金山铜金矿为例,该矿1985年由福建闽西地质大队发现,1995年提交详查报告。当时按边界品位1克/吨、最低工业品位3克/吨、矿石平均品位4.24克/吨认定,获得详查储量金5.45吨。在当时,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一个规模小、变化大、品位低、开发价值不大的中小型金矿床。
  但出身地质专业的陈景河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的眼中,这些都是人为定的,不能利用的是石头,只要能利用的就是矿。这从根本上突破了矿床评价方法,从传统的地质理论上升到经济地质理论。
  通过利用自己研发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规模生产,紫金矿业把采矿、选矿成本降下来,再通过降低成本所获得的效益空间,扩大资源利用范围,降低矿石可利用的品位,使金矿入选边界品位由原来的1克/吨,降到0.5克/吨,再降到0.4克/吨、0.2克/吨、0.15克/吨……根据降低后的矿石入选品位,重新评估和圈定紫金山的资源储量,使其成为特大型矿床。
  据统计,紫金山现已累计探明金矿储量312吨,是原有储量的56倍,铜金属量有望突破500万吨。
  “一矿变多矿、贫矿变富矿、小矿变大矿、呆矿变活矿”,正是源于此,紫金矿业每年的资源增储远远大于资源消耗,夯实了其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了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良性循环机动灵活
  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管理创新,紫金矿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控制战略”。
  经过调研后,一家权威机构对紫金矿业资源控制战略的途径这样总结道: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营,把已经占有的资源最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从内涵上增加资源量;二是在已有的找矿、采矿空间(区块)外围扩大找矿,运用技术和机制,从外延上增加资源量。
  这家机构这样评价紫金矿业:从挖出第一桶金开始,就把生产矿产品同探明矿产资源量同时作为主营业务,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资源控制战略”。正是这个战略为紫金矿业集团爆炸式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
  如今,紫金山的“低成本、高效益”经营模式正成为紫金矿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可供借鉴、移植的宝贵经验。
  而从国家对矿产资源管理的层面看,“资源控制战略”也有重要意义——什么叫地质找矿大突破?把一个原先只有5吨多一点的金矿,发展成300多吨的特大型金矿,这就是重大突破。
  尤为要提的是,紫金矿业拥有一套独特的良性循环机制,并以此来给地质找矿提供资金保障。
  据了解,紫金矿业的地质勘查费用均来源于公司总部,只要项目经过批准,资金立即到位。在整个地勘运行过程中,资金处于“在建项目”,即相当于工业企业的“存货”状态;当地质报告完成并经批准提交之后,项目耗用的全部费用转为成果使用单位的无形资产;矿山企业在耗用这些成果时,按实际耗费量提取折耗。
  与此同时,这些折耗又为新的地勘投资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来源,这也就是所谓的“采矿反哺勘查”。
  除此之外,紫金矿业对勘查效果有一套规避风险的机制。首先,他们对找矿选区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大多数是看好矿区外围,差不多是攻无不克;对开辟新区、取得新的矿业权,他们着重研究的是可能提供的地质资料。
  对于政府招标的探矿权,紫金矿业很少参与。他们认为,这些拍卖的探矿权提供的信息太少,无法参与竞争。其次,在找矿过程中,紫金矿业在执行地质设计时非常灵活,在实践中一旦发现情况有变,立即修改设计方案,重新部署、实施,既敢大胆地动用工作量,又能谨慎地对待风险。
  保障体系坚强有力
  紫金矿业的“资源控制战略”之所以能顺利实施,得益于其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据了解,目前紫金矿业已形成本部、西南、东北和西北四大地质勘查中心,拥有固体矿产勘查、化验测试和选矿试验三个甲级资质。
  其勘查体系是:在集团公司总部设有厦门地质勘查总院,总揽全公司地质勘查技术业务指导,同时有公司总部勘查部的职能,服务于紫金集团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总院下属4个专业地质勘查分部,即紫金山金铜矿总项目部、西南地区地质勘查分院、西北地区地质勘查分院、东北亚地区地质勘查分院。每个分院对口该地区的紫金矿业分部,并紧紧围绕紫金矿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和扩张服务,这体现了“探矿领跑”的战略部署。
  在管理上,地勘院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大力推行经济责任制。
  “找矿增储在经济责任制上的逐步落实,是发挥业主、勘查单位找矿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凡是找矿增储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密切的区域,其增储效果就特别明显,西北区域公司应当是这方面的榜样,西南公司也做得非常不错。”张顺金介绍。
  据了解,紫金矿业于2012年取得可喜成绩的13个地勘项目中,西北片区占4个,西南片区占2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整合矿产资源,西南地区麻栗坡钨矿的资源储量已由原来的7万吨增加到53万吨,达到特大型规模,单体矿山储量跃居全国第二。
  “此外,地勘部的科学组织与管理是找矿增储的组织保障。”张顺金告诉记者。
  据介绍,紫金矿业地勘总院重视对各项目的前端管理和过程管理。首先是重视设计环节的工作,2012年共完成设计审查100多份。
  “我们把设计审查当成体现股东意图、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求业主和所在区勘查单位的技术人员都参加会议,这不仅保证了技术可靠性与业主要求的一致性,使勘查工作得以有效实施,还实现了对所在区域地质人员有针对性地培训,这使审查意见能在平时的勘查中得以有效贯彻。”
  与此衔接的是,紫金矿业地勘总院在设计审查的组织过程中,非常重视设计审查专家组的建议,抽调、组织了十余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组成设计审查组,并组织专家深入一线进行审查。在设计审查过程中,不仅审查设计书本身的合理性,更多的是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为找矿突破提供思路。在他们看来,过程管理不仅是质量管理、成果管理,更多的精力要花在动态管理上,要经常性地深入项目了解进展和新出现问题,并通过现场办公及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意见,实现对设计工作量和工作部置的动态管理。
  密切合作寻求共赢
  在立足自身队伍找矿的同时,紫金矿业与国有地勘单位密切合作。
  以贵州水银洞金矿的勘探开发为例,该矿原为贵州省地勘局所探明的卡林型金矿,难以利用;后经与紫金矿业合作后,矿业权所有者折价入股,双方共同勘查开发。紫金矿业采用自行研制的加热化学强氧化技术,仅用18个月即建成工业试验厂,成功攻克了该矿石选冶技术难关和装备难关,综合回收率达到9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紫金的介入不仅把一个“呆矿”变成了高效益的可供全面开采的金矿,而且在外围开展了普查找矿,使金矿储量的规模由原来的50吨增加到100吨。
  “地质勘查与矿业息息相关。经过30年的市场洗礼,地勘单位和探矿者们的市场意识显著增强,实力和能力也显著提高,地勘单位面貌焕然一新,探矿者的待遇也显著提高。但非常遗憾的是,在地质勘查和矿业黄金时期,地勘单位鲜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转型。”陈景河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地质勘查和矿产业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行业,紫金矿业集团非常愿意与有丰富资源的地勘单位合作,为地勘单位实现市场化助力。
  但是地质找矿技术却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点。
  “过去几十年,化探在勘查黄金及其他有色金属资源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物探方面进步很慢。”陈景河在接受采访时说,如今找矿技术面临升级,根据地质体、矿体物性差异,运用物探技术,进行立体填图,可实现高效且较为精确的定位,这对于提升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和水平有重要意义。
  如今,市场的低迷,为有实力的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并购机会。陈景河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能力实现1+1>2。
  实现了这些,紫金便又站上了一个“资源控制战略”的高峰。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