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公司 > >详情

兖州煤业海外并购: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发表时间 :2014-04-03 08:51: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兖煤澳洲业务2013年爆出49.78亿元巨亏,一时间,兖州煤业在澳洲440亿元的煤炭投资俨然成为公司业绩的定时炸弹。兖州煤业,这家位于山东邹城市的煤炭上市公司,在成为中国煤炭行业“走出去”的急先锋而誉满天下的同时,也因澳洲业务资产计提减值、汇兑损益等原因形成财务性亏损并拖累公司业绩而深陷舆论漩涡,其在能源和资本市场饱受赞誉的海外成长之路也引发市场担忧。
  兖州煤业董事、副总经理、董秘,同时也是两个月前才刚履新兼任兖煤澳洲联席副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张宝才,日前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就兖煤澳洲公司亏损原委及下一步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解释。
  本报记者也通过查阅兖州煤业近十年来的年度报告以及重大公开信息,通过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试图尝试解构在资本市场和煤炭行业风生水起、同时又迷雾缠绕的兖州煤业海外战略大棋局。
  海外疾进 兖州煤业缘何舍近求远
  早在十年前,兖州煤业便开始了海外出击的脚步。当时兖州煤业在资本市场和煤炭业界无论社会形象还是经济效益,可谓如日中天,但还是比较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山东本部可采储量逐步减少,产量规模开始下降的客观现实,在当时石破天惊地迈出了“到澳洲去”的第一步。时任兖矿集团董事长的赵经彻先生回忆说,当时的意图非常清楚,敢于竞争就要到煤炭产业的中心去,就到世界的煤炭强国去。
  以2004年设立兖州煤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出资3200万澳元收购因发火事故九易其主进而关闭的澳思达煤矿为发端,经过数年的发展,兖州煤业充分掌握了澳大利亚政治经济环境、投资法规政策和煤炭公司运营模式。与大多数企业忌惮于海外政策、文化、工会组织、法律环境等等差异而在海外并购上裹足不前相比,2009至2012年,兖州煤业连续出击,在深入论证分析30余个并购项目的基础上,实施多次重大投资,发展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真正实现国际化运营的煤炭企业,走出了行业领先者都憧憬但未曾实现的海外资产扩张之路。
  2009年12月,出资33.33亿澳元并购菲利克斯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煤炭企业。该项交易是中国企业首次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并购项目;
  2011年8月,出资2.025亿澳元并购新泰克煤矿,是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资源储量最大的独立矿井,吨煤收购成本最低,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备保障;
  2011年12月,出资2.968亿澳元并购普力马煤矿,是目前西澳洲唯一正常运营矿井,进一步优化了澳大利亚产业布局和发展空间;
  2012年6月,以“现金%2B股权置换”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兖煤澳洲公司与格罗斯特煤炭公司合并上市,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独立煤炭上市公司,完成了澳大利亚政府此前批准投资项目时做出“2012年澳洲资产必须实现上市”的法定要求,规避了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
  截至2013年末,兖州煤业对澳总投资440亿元,在澳大利亚拥有9座生产运营煤矿、6个在建及资源勘探项目,控制煤炭资源量53亿吨、可采储量14亿吨、年度设计产能4665万吨,持有纽卡斯尔港27%股权、威金斯岛煤炭码头5.6%股权,拥有港口配额3000万吨。
  兖州煤业在澳洲的连续并购行为在境内外能源行业和资本市场引起重大反响,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中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矿业集团;中国向发达国家输出煤炭技术“零”突破;收购菲利克斯公司项目,被誉为中澳经贸关系的破冰之举;澳洲并购运作被清华大学、哈佛大学总结编入EMBA经典案例库。
  兖州煤业在中国境内的并购虽也可圈可点,但相比于神华集团乃至于同属山东的一些煤炭企业,其国内并购成绩单难言靓丽。兖州煤业缘何“舍近求远”,青睐“远交近攻”呢?
  张宝才此前曾担任多年的兖州煤业财务部部长,是一位资深的财务专业人士,对算账有着本能的职业敏感。他给记者简单算了这样一笔账:公司在澳大利亚并购项目的交易对价合计为244亿元,获得优质煤种资源量53亿吨,吨煤购买成本4.6元/吨;获得可采储量14亿吨,吨煤购买成本17.42元/吨。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近几年各煤炭上市公司在国内其他省份投资开发煤炭资源,采矿权价款普遍在50元/吨以上。与境内资源价款相比,公司在境外获得同等资源量节省了巨资。
  一位煤炭业界专家告诉记者,除了在国外直接收购成本比国内低的因素,国内地方政府往往要求煤炭企业配套转化项目,而煤化工产品价格的巨幅波动在加大企业投资成本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国内煤炭并购中的非市场化的因素让急于获取煤炭资源的企业吃尽了苦头。
  本报曾持续报道的兖州煤业榆树湾煤矿项目似乎就佐证了上述观点。兖州煤业自2003年在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下决定参与榆树湾煤矿开发,在按照约定履行了相关法律义务后,却由于一合作方配套项目未获批及另一合作方对资产评估效力的不认同,合资公司至今未能成立,相关资源不能落实到位,煤矿开采无法办理相关证件,而兖州煤业依照合约投资35亿元建设的60万吨甲醇项目无米下炊,前几年只能亏损经营;同时公司对榆树湾煤矿累计1.09亿元的投资也面临“打水漂”。而同样是十年前的一笔投资,兖州煤业收购的澳洲澳思达煤矿却早已收回成本、贡献丰厚回报了。
  浮亏!浮云? 兖煤澳洲巨亏藏玄机
  与海外并购给公司带来的各种荣誉相对应的是,兖州煤业海外业务2013年却陷入了尴尬境地。2013年国际煤炭市场持续恶化,澳洲整个煤炭行业亏损面至少达到70%。兖煤澳洲资产也未能幸免。更为甚者,跨市场的会计因素带来的巨额汇兑损益、高负债带来的利息费用以及煤炭跌价引发的资产减值准备金的计提,使得2013年兖煤澳洲税后利润亏损49.78亿元。
  分析兖煤澳洲的报表可以看出,高额的利息费用、汇兑损益和煤炭市场的突变是兖煤澳洲巨亏的三大罪魁祸首。其中,前两者与兖煤澳洲资产的形成方式和高负债的运营策略大有关系。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末,兖州煤业对澳总投资440亿元中,自有资金投资仅为67亿元,占总投资的15%;以低成本跨境贷款投资373.5亿元,占总投资的85%。澳洲资产账面贷款投资为48.55亿美元,而这其中包括兖州煤业提供的内部贷款20.15亿美元,兖州煤业提供担保获得外部低息银行贷款28.4亿美元。
  而一位熟悉兖煤海外业务思路的人士表示,国企背景的兖州煤业一贯行事谨慎,在海外并购这一公认的高风险领域里,宁可让海外公司承担高额财务费用也要选择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和运营策略,其实是兖州煤业海外拓展中打的一个“小九九”。
  他分析,选择这种资产结构和运营策略,至少为兖州煤业带来四点好处:
  其一,提高了海外投资的安全系数。尤其投资初期,澳洲资产一旦发生实质性经营风险,应首先偿还债务,再按照股东的股权比例分配剩余财产。兖州煤业在澳洲的贷款投资占到总投资的84.83%,比股权投资具有更强的安全保障性。
  其二,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多年来,澳洲资产境外澳币贷款综合利率约为3%,远低于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6.4%的水平,累计节省融资成本超过几十亿元。
  其三,收购方通过提供有偿借款实现利润转移的操作手法,是大型跨国公司惯用的收益转移模式之一。兖州煤业通过向澳洲资产提供内部贷款20.15亿美元,同样能够从澳洲获得利息收入增加国内收益,合法调节子公司利润的目的。兖州煤业不乏资本运作人才,当初设计收购方案时,很难相信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其四,从投资扩张的角度来看,实现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根据国家发改委“矿井投资中注册资金至少占35%”要求,440亿元投资规模,境内必须以自有资金出资154亿元,而兖州煤业境外收购以自有资金出资仅为66.8亿元。
  对于备受舆论“诟病”的汇兑损益,张宝才解释说,汇兑损益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公司以内保外贷方式并购菲利克斯公司后,澳洲资产出现大量美元贷款,由于记账本位币是澳元,当美元兑澳元汇率波动时会出现账面上的虚盈或虚亏,这纯粹是账房先生的算账游戏,因为没有和外部银行实质性的结汇动作,对公司的现金流没有产生一分钱的实际损失。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澳洲公司的销售收入与贷款的币种均是美元,实际还贷时用销售煤炭收回的美元归还贷款的美元,不会发生换汇交易,当然也就没有实质性的汇兑损益,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没有任何影响。这也是早前张宝才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幽默地改编网络流行语说道“浮盈和浮亏,都是浮云”的因由。
  既然皆为浮云,兖州煤业缘何又在2013年底获得澳洲政府批准无需再履行减持义务后,却又及时采用会计套期保值方法,零成本锁定汇率?对于这一问题,根植儒家文化发祥之地的兖州煤业则显示出“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家智慧。
  但细究兖煤澳洲在过去的2013年所做的工作不难发现,正是巨额汇兑损失给公司带来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效果,兖州煤业借此达到了两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其一,公司通过账面虚亏规避纳税,实现了低成本发展,而实际上对企业现金流并没有任何影响;其二,公司利用澳洲公司巨亏、负面报道铺天盖地之机,连续三次向澳洲政府申请解除对兖煤澳洲公司股权减持的法定条件。澳洲政府原要求兖州煤业最迟在2013年将兖煤澳洲公司股权从78%减持至70%,其所属煤矿的经济所有权降到50%以下,但2012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和煤炭行业陷入低迷,导致兖煤澳洲公司和其他煤炭上市公司一样,股票价格与资产实际价值出现严重背离,如果减持股权将导致巨额损失。兖州煤业以严重亏损为由,最终于2013年12月11日获得澳洲政府批准无需再履行减持义务。
  对于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张宝才表示,这是出于企业稳健经营角度来考虑的,实际是在当期消化了未来的成本费用。根据澳大利亚会计政策的规定,在未来煤炭市场好转时,随着煤炭价格的回升,还可以将资产减值准备金转回,增加当年利润。
  煤炭+钾肥 海外业务有望两翼齐飞
  汇率市场及煤炭市场的剧烈波动,使得兖煤在澳洲十年苦心孤诣缔造的海外蓝图最终固化为兖煤澳洲财务报表上巨额的亏损数字,并拖累兖州煤业2013年中报出现历史性首次亏损。而对兖州煤业战略前景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海外资产情况到底如何?海外业务的巨亏是否会影响兖州煤业推进海外战略的决心和勇气?
  为了更好地说明白这一点,张宝才提供了两个指标:账面净利润、扣除非经营性项目影响后的经营净利润。
  2013年兖煤澳洲公司按实际账面数据实现净利润-49.78亿元;实现息税折摊前利润2.6亿元,表明在高负债运营状况下仍然具有较强的创利能力,具备较好的持续发展能力,可以确保资产安全;如果扣除汇兑损失、资产减值准备金两项非经营性项目影响后,兖煤澳洲公司2013年实现经营净利润为-19.88亿元(没有剔除大股东收取的资金占用利息等),放在澳洲全煤炭行业超过70%亏损面上比较,该业绩并非那么不堪和惨淡。
  扣除汇兑损益的账面游戏来看,煤炭市场的突变因素是澳洲资产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煤炭市场行情的急剧恶化已远远超出煤炭企业和权威专业机构的预料。数据显示,2013年国际焦煤价格由235美元/吨下降至152美元/吨,降幅35.3%;喷吹煤价格由171美元/吨下降至121美元/吨,降幅29.5%;动力煤价格由115美元/吨下降至86美元/吨,降幅25%。
  但是海外业务的巨亏仍将兖州煤业卷入了舆论漩涡,一时间关于公司海外战略的批评声不断。持批评意见的人士认为,即使是暂时因市场共性的客观原因出现困局,也说明兖州煤业在收购时未能对国际煤炭市场出现急剧恶化做出准确的预测判断。
  2013年8月份,本来已经进入收获的季节,伴随着兖州煤业半年报的披露,澳洲的突然巨亏连日来却让兖州煤业承受了连篇累牍的海外扩张的负面报道,作为上市公司发言人的张宝才却选择了沉默,没有澄清,没有解释,更没有反驳。只是曾在一个封闭的高端学术性交流场合,隐喻地说“7月份公司主要领导调整以后,新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针对影响公司发展战略的关键症结,比以往更讲究策略和艺术。就好比,兖煤澳洲公司正在异国他乡踢一场实力悬殊的足球比赛,防守反击的战术尽管使得比赛场面非常难看,但1:0的比分的确非常值得期待,等待终场哨响,笑到最后的一方才是胜者。而兖州煤业正在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围棋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放眼整个棋局,是选择取势,还是捞取实地,只有棋手自己心里明白。”对于此中深意,张宝才在这次会议上没有具体阐释。
  在中国证券报记者当面求证这个趣闻的时候,张宝才报以会心一笑,继而颇具信心地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兖矿集团主要领导调整履新后,这盘棋已取法变势,变成了“刚刚开局,远没有结束”!
  记者从公开信息发现,2013年7月15日,就在兖州煤业公布半年报一个月前,兖矿集团公司走马换将。张新文、李希勇分别从济南高新区与山东能源集团调任兖矿董事长和总经理。
  兖矿集团董事长张新文此前担任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主政一方,具有很强的宏观驾驭能力。尽管在履新兖矿集团董事长后鲜有在公众媒体露面,但据兖矿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张新文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深入调研了集团所有业务和一线单位,尤其是澳洲、加拿大、南美等海外业务,并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兖矿集团官网3月17日的一则消息显示,张新文近期先后在北京和济南主持“兖矿集团发展战略纲要专家咨询会”。该消息透露出来的有限的信息显示,兖矿集团将“建立并完善本部、陕蒙、贵州、新疆、澳洲、加拿大六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明确了十二年发展规划分“三步走”即2014-2015年为调整优化期,2016-2020年为转型升级期,2021年-2025年为转型发展期。
  与张新文同时履新的兖矿集团总经理、兖州煤业董事长李希勇,此前担任过山东另一大煤炭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所属各层级领导职务,煤炭行业实战经验丰富,其主政以来,兖州煤业及时制定了一系列应对举措,包括深化内涵挖潜实现吨煤现金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5%;阶段性关停低效无效矿井;通过物资集中采购、设备调剂使用、协调降低配额费用等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协同效应;推行大部制改革优化整合人员岗位编制;将外包经营矿井调整为自主经营等各项有力措施。各项应对举措已逐步落实,实施效果将在2014年起逐渐显现,兖州煤业以及澳洲资产已经具备尽快扭亏为盈的基础。
  对于兖煤澳洲业务,兼任兖煤澳洲公司董事长的李希勇可谓“不畏浮云遮望眼”,表现出了坚定地支持态度。在兖煤澳洲2013年度报告中,他表示“莫拉本二期是公司最大也是首要的扩产项目,公司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公司的控股股东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对这一目标表示支持,并持续向兖煤澳洲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以确保经营的可持续性、项目的有利推进和业务不断增长。”
  张宝才表示,公司下一步将通过优化负债结构来降低财务费用、通过扩产盈利性煤矿来提升盈利能力。据介绍,莫拉本煤矿二期扩产目前已全面启动,规划2016年将原煤产能由2013年的800万吨/年提升至1310万吨/年。据公开资料显示,莫拉本煤矿2013年度商品煤销售价格为80澳元/吨,吨煤销售成本为34澳元/吨,其毛利高达57.5%,是目前兖煤澳洲公司所属矿井中经济效益最好的矿井之一。未来莫拉本煤矿二期扩产项目建成投产后,随着产量规模不断提升,该矿吨煤销售成本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降低,更加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一煤炭行业分析师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兖煤澳洲2013年度大手笔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夯实了兖煤澳洲的业绩基础,此后出现2013年度巨亏近50亿元的场面应该不会再现。
  在兖州煤业内部也认为,兖煤澳洲的“大盘”已蔚然成气候,海外业务下一步的重心可能将转移至较煤炭更为稀缺的加拿大钾肥资产,这将成为兖州煤业海外业务的未来成长引擎。而在兖矿集团新确定的“六位一体”未来发展格局中,加拿大钾肥业务占据一席,足以见其未来发展前景。
  兖州煤业钾肥资产由公司2011年出资2.6亿美元买入位于“世界钾肥之都”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19项钾矿资源探矿权,并在当地成立兖煤加拿大资源公司作为运作平台。据介绍,自2012年1月进驻现场以来,积极推进项目探勘、设计等前期工作,最新勘探结果显示,3个钾盐矿层赋存稳定、品位优良,是目前中国公司在加拿大取得的最好钾矿资源,钾盐资源量总计达47.3亿吨,相当于中国资源量的9.5倍,其中控制的资源量为9.64亿吨,推断的资源量为37.66亿吨。
  由于我国钾盐资源匮乏,资源量仅5亿吨,探明可采储量仅1.5亿吨,按预计生产规模只能经济开采20多年。按此计算,未来我国每年将有800万吨左右的钾肥进口需求,对外依存度约为50%,具有良好商业开发前景。
  张宝才透露,公司正酝酿将加拿大的钾矿资源先期引入战略投资者,然后择机在多伦多上市。该项目目前已获得国内多家大型央企青睐,还有多个机构均向兖煤钾矿项目表达合作意向。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