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公司 > >详情

包钢稀土再次落选出口配额名单环保问题成巨大门槛

发表时间 :2013-12-18 09:16:46 来源:证券日报


  2012年,包钢稀土就曾因环保问题险些错过出口配额名单
  12月13日,商务部官网公布了2014年稀土等产品出口企业名单及出口配额。其中,稀土配额发放共计15110吨,涉及企业包括五矿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铝稀土(江苏)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根据此次公布的配额来看,轻稀土为13314吨,中重稀土1796吨,分别比2013年首批配额量减少了247吨和142吨。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稀土龙头企业包钢稀土此次虽在出口配额名单中,但因矿山或环保存在问题,配额暂不下达,根据商务部官网显示,视其整改情况另行处理。而包钢稀土也是唯一一家上榜企业却未获得配额的公司。
  环保成巨大门槛
  “此次,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环保问题,包钢稀土暂时未获得出口配额。2012年,包钢稀土就曾经因为环保问题,险些错过了出口配额。‘环保治理,是控制稀土生产、冶炼、开采最好的治理办法,包钢稀土如果一直不达标,生产、开采肯定会受影响。’当时也有分析师如是指出,但后来包钢稀土勉强搭上了‘环保的末班车’,这次却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说明包钢稀土依然存在环保问题。”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如是表示。
  今年年中有消息称,包钢稀土曾计划投资22亿元,推进公司历史上最大的环保项目建设,目前“三集中”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而所谓“三集中”即“集中焙烧、集中冶炼分离、集中废水治理”,就是将目前部分冶炼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通过调整工艺和新建生产线,一方面运用最新的冶炼分离技术,一方面在生产线建设期就同步配套最先进的环保设施,确保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水平达标,甚至实现零排放。
  “虽然‘口号喊得响’,但从事实来看,包钢稀土又再次被拦在了出口配额门槛外,说明在环保治理方面,包钢稀土仍存在缺陷。”有行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对于此次出现的“环保问题”,包钢稀土证券部相关人士曾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大力整治尾矿库废水等相关环保问题,不过公司暂时也不清楚商务部暂缓下达配额的具体环保原因。
  而对于媒体的采访,包钢稀土董秘张日辉表示“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即便如此,也有人士乐观地认为,“既然申报配额有企业的名字,说明包钢稀土石油资格获取出口配额。作为行业龙头的包钢稀土,每年都有大量的镧铈稀土氧化物,能像此前一样,最后能获得稀土出口配额”。
  或受未获得2014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影响,包钢稀土12月16日股票交易价格再次下跌,截至收盘股价下跌3.39%,股价报收于24.24元/股。
  稀土交易所还应完善
  除暂未获得2014年稀土出口配额外,近日,包头稀土交易所的相关事宜,也颇受市场关注。
  包头稀土交易所于12月3日发布了《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管理办法》。《办法》不仅对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还对交易各方最为关注的交易方式、资金安全等做出明确规定,包头稀土交易所目前推出的交易模式有现货挂牌交易、现货竞价交易、稀土网上商城。
  为确保交易商资金的安全,包头稀土交易所实行资金第三方监管,监管机构为包头稀土交易所指定的资金监管银行,具体监管方式按交易商、包头稀土交易所和资金监管银行三方协议执行。此外,《办法》对风险控制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对于包头稀土交易所,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乐观者希望借此稳定稀土产品的价格和规范交易行为,确立中国稀土的全球定价权,形成中国稀土定价机制。日前发布的《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管理办法》在总则第一条就提出,运用市场手段,建立规范有序的稀土市场流通秩序,为稀土行业提供交易、金融、仓储物流、质量检测、信息等服务,进而形成国内乃至国际稀土产品定价中心。
  保守者则认为,国内稀土业久病难医,所以包头稀土交易所预计在短期内对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
  此外,在业界看来,大宗商品电商平台难办。含有17个品种、拥有12位股东的中国稀土交易所尤其难办。此前,早在2011年11月11日,江西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就在赣州成立,但运行至今只成交了一笔交易。因此,业内人士对包头稀土交易所运营后的交易活跃度表示担忧。
  有业内专家认为,国内交易平台运营经验少,交易规则等还在摸索阶段,稀土行业的规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因此,包头稀土交易所未来首先要加强平台自身建设,监督要做到透明、公平、公正;其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提高交易所活跃度;三是要加强监督。“当然,只有交易平台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继续推进稀土大集团兼并重组,严格执行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严厉打击稀土走私,将国家在稀土行业的政策继续下去。”该专家表示。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