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公司 > >详情

贵州省地矿局地热资源开发综述

发表时间 :2016-08-26 08:38:15 来源:省地矿局

  8月16日,贵州省地矿局最新钻探设备宝峨RB-T100屹立于贵州黔东南凯里市一少数民族村落。随着一声“开钻”,大家由衷欣慰——又一波优质地热能将被唤起!
  事实上,这只是贵州地矿局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现场推进会的一部分。这一天,贵州地矿局近百人汇集凯里,以期提升地热勘查开发水平,助推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除自然风光奇特秀丽、民族风情缤纷多彩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15℃左右,爽快宜人的气候条件也成为旅游发展的优势,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然而,更值一提的是,贵州地热资源十分丰富。
  地热资源蕴藏丰富
  地热资源是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和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为天然出露温泉和人工钻井地热水。
  贵州独特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全省地热资源及地热异常主要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中和黔西南地区,天然出露温泉91处、探采地热井150眼,地热流体资源量总计每年达5782万吨。其中,成功打出的101眼地热井以温热水为主,水温多在40~60摄氏度之间。
  除以上已实施勘探及探采结合的地热井外,据贵州省地矿局资料分析,初步认定全省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90%以上的县(市、区)具有一定的地热水成井条件,通过加强深部地质研究工作,绝大多数县(市、区)可开采地热水。
  地热资源勘查持续
  早在20世纪80年代,贵州地矿局就率先开展热矿水调查评价,拉开了系统研究贵州地热资源工作的序幕。该局较为系统地对地热资源的形成、分布和水化学等特征进行了总结,初步查明了全省温泉型的饮用矿泉水的成因、赋存条件、空间分布、水质类型。
  近年来,该局积极组织局属专业技术队伍,相继完成中国地调局、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组织的《贵州省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5)、《贵州省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2015~2020年》、《贵州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远景初步规划》和《贵州省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价与区划》等工作,较为系统地对贵州省地热水资源热储构造、资源禀赋等进行了勘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全省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同时,该局还承担了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的贵阳市、遵义中部、贵定—昌明、毕节中东部、贵安新区、铜仁西部6个片区地热水资源整装勘查,勘查面积达2.1万平方千米,提交地热水资源可开采资源1.25亿吨/年,并成功实施贵阳市云岩区三桥、贵安高峰、绥阳雅泉、毕节海子街、沿河和平等地热井。
  自2000年以来,该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主动参与全省商业性地热水勘查开发,先后为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石阡温泉、黄果树温泉等提供调查评价、开发可行性论证、矿业权延续、技术咨询服务260余项;成功打出保利温泉、贵御温泉、黄果树温泉、百里杜鹃温泉、思南英武溪温泉等地热井。实施全省勘采结合地热井150眼中的58眼,成井数占全省成井总数的46.5%。不仅为全省破题山水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也标志着该局在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中担当了排头兵、主力军的作用。
  地热资源助力旅游
  地热资源可广泛应用于地热发电、温泉洗浴、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种植养殖、供热采暖、矿泉饮料等领域。有史记载,贵州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以石阡城南温泉为最早,公元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由知府江大锟首辟为浴池,誉为“中国温泉之乡”;民国时期,息烽温泉开辟为浴池;20世纪90年代末,贵州省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用于理疗洗浴,其中,最著名的数剑河温泉、黄平浪洞温泉和金沙安底温泉。
  多年来,贵州地矿局不断深入地热资源勘探工作,取得了一个个成功范例,曾采用的勘探设备RPS3000型钻机,填补了当时贵州省新能源勘探开发的一大空白,而今引进的世界同类型顶级钻探设备宝峨RB-T100和空气螺杆钻进技术更将钻进速度大幅提升,于今年7月试车完成贵州省安龙金州农耕园地热水资源勘查项目施工,打出黔西南州水温最高地热井,井口水温达62℃。今年以来,该局已成功打出地热井11眼,正在施工6眼,尤其在金沙县安底镇打出贵州少有的自流量达2500立方米/天、水温摄氏59度的高产地热井。
  贵州地矿用先进的设备、精良的工艺和专业的队伍助力贵州开发地热能,贵州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加速,将有效助力旅游开发迎来小阳春。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