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聚焦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

发表时间 :2018-07-02 10:19:52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位于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因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巨大被誉为“聚宝盆”。这里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地和资源储备基地,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
  6月中旬,由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与省国土资源厅共同实施的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在德令哈市正式启动。这次大会战,旨在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创建“柴达木绿色找矿”新模式,实现地质找矿大突破,探明柴达木盆地资源家底,为国家提供战略资源储备,推动资源勘查开发持续发展。
  勘查程度低,“聚宝盆”的宝藏远未查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柴达木盆地开展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勘查、盐湖资源勘查、“青藏专项”“358地质勘查工程”等找矿行动,初步查明一批重要成矿带,实现战略性矿产勘查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勘查基地,带动了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然而,柴达木盆地勘查程度依然较低,已经发现的资源仅是冰山一角。
  海西州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于开发起步阶段。主要是集结人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地质勘探普查,石油、天然气、石棉等资源勘探获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石油、天然气、钾盐、有色金属等一批勘查成果实现产业化,花格输油管线、100万吨炼油、40万吨钾肥扩能等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为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西部大开发期间,资源开发利用迎来大发展阶段。盐湖、油气、煤炭、有色黑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框架基本形成。《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后,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青海厅近日发布的海西州地质勘查成果通报显示,“十二五”以来,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找矿成果突出,形成了祁漫塔格千万吨级铜镍铅锌、东昆仑千吨级金矿、柴北缘30亿吨级煤炭、木里—热水35亿吨级煤炭新的四大基地,其中祁漫塔格有色金属基地成为全国十大新发现的资源接替基地;新提交夏日哈木镍矿等可供开发矿产地56处,新提交的普查基地、矿产地共122处;非油气重要矿种资源储量大幅提升,7年新增资源储量:煤矿18.6亿吨、钾盐4.3亿吨、铁矿石2.9亿吨、铜镍金属量176.56万吨、铅锌金属量111.9万吨、金107.19吨、银3140吨。
  地勘工作在主要成矿带圈出各类异常数千处,发现了一大批矿(化)点及重要找矿线索,筛选出了一批亟待勘查的矿产地,柴达木盆地成为我国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但受发展阶段以及自然环境恶劣、人才队伍短缺、技术工艺落后、体制机制不活、勘查投入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制约因素,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柴达木盆地地质研究工作程度仍然不高,勘查程度低。目前,柴达木盆地石油资源探明率仅为17%,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仅为12%;其他矿种每万平方公里的矿产地只有6个,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盆地的矿产资源潜力远未查明。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青海省委书记、省长王建军在青海省两会期间提出:“海西要找准自身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条件,围绕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在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启动大会上,海西州州长孟海表示:“海西的优势在资源、潜力在资源、希望在资源,有效勘查及合理开发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是海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提供战略资源储备的重大选择,更是新常态下推动资源勘查开发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青海厅厅长杨汝坤表示,此次大会战,在工作部署上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资源禀赋和勘查开发条件,围绕紧缺重点矿产、优势矿产和清洁能源,着眼于大型、特大型矿产地。现阶段,要重点做好都兰县八宝山页岩气、都兰县那更康切尔银矿、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富硒土壤等的勘查工作,尽快实现找矿突破;要加强盆地空白区地质勘查,积极拓展新矿种、新类型,培育新的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项目;要实现普查、详查、勘探、开采一条龙设计,多工种、多方位、联合推进,积极开展探采一体化,找矿、开采统筹设计,力争提高综合效益,尽快形成柴达木盆地地质勘查开发的新格局、新热潮。
  根据实施方案,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新发现矿产地和普查基地30~35处,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基本建成野马泉一夏日哈木镍矿基地、滩间山一锡铁山铅锌矿基地等十大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基地。
  此次大会战启动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勘单位、矿企、科研院所的代表700余人前来参会。某地勘单位的负责人感慨地说:“这场大会战,点燃了地质矿产行业寒冬里的一把火啊!”在矿产勘查投入普遍下降、矿业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业内人士期望,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能够提振行业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让这里成为地质找矿的热土,探索出新时期地质勘查新机制,打造资源开发利用新样板。
  坚持绿色勘查,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文件,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作出了顶层设计。
  部地质勘查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为适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地质找矿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既要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又要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还要服务于民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必须加快管理创新步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思路,也在逐步进行调整,如:调整工作布局,全面退出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方法,积极推进综合勘查、绿色勘查,推广应用先进理论技术,向深部要资源,减少地表环境的扰动。
  据介绍,此次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将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制度创新,走出一条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力争成为绿色找矿的“样板地”和“模范生”。要加强与矿业权人、地勘单位和各利益主体的联系沟通,全力协调好地勘单位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帮助解决地勘涉及的耕地、林地、治安、防火等问题,确保各地勘项目顺利推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实施方案中,将“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作为第一条基本原则。方案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通过技术创新,研究运用最先进的地质勘查手段、仪器设备,开展绿色勘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努力实现地质勘查工作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设立绿色勘查投资基金,搭建多元合作平台
  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具有特殊性,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使许多社会资本望而却步。同时,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加之尚未形成良好的融资渠道,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大会战离不开大投入。为确保大会战的顺利实施,海西州努力创建多元筹资新机制,在积极争取国家加大投入、省级加大补贴的基础上,坚持基金引领、多元投资。
  海西州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手省内外知名矿山企业和金融机构设立绿色勘查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目前已与社会资本方和基金管理公司达成初步意向,由海西州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亿元,社会资本方和基金管理公司出资3亿元共同建立4亿元的基金池,投向州内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并在运作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充基金规模。
  有关负责人介绍,基金将以多种方式投向州内较成熟的矿业权,以全额出资方式由基金出资收购一批探矿权并进行勘查工作;也可以用合作投资方式,将基金投资形成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估后,入股其他矿产资源开发公司股权,或与其他投资者投资成立新的项目公司的方式,合作开发矿业权;还可以以基金投资高速成长型矿山企业股权;从而以地勘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公益性地质工作引领拉动,商业性地质勘查跟进拓展、有机衔接。
  大会战刚刚启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就与海西州人民政府签订了《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关矿企和地勘单位也签署了5个矿产勘查合作协议。此外,海西州人民政府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就156个勘查项目向全国推介。“我们将积极搭建平台,建立多位一体的利益共享机制,整合国家、省及社会资金和力量,鼓励支持省内外国有地勘单位,通过矿权、技术、人才等形式与社会资金合作,鼓励各地自行出资进行公益性勘查、商业性合作,按照‘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通过协议约定各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找矿,共谋发展,共享成果。”孟海说。
  杨汝坤表示,要充分利用柴达木盆地潜在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找矿理念、技术和设备,广泛吸纳全国优秀地勘单位、科研团队参与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在加大资源勘探的同时,注重勘探成果的评估、科技的研发和成果的运用,提高资源储采比和开发效率,盘活现有资源储量,对已探明储量的资源,要加大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全力带动循环经济发展。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