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停止更新 > 一带一路 > 相关新闻 > >详情

境外地质调查:为"一带一路"矿业合作奠基

发表时间 :2017-01-24 08:37:00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刚刚结束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工作任务和要点都进行了详细部署,其中谈到了"一带一路",希望以此为平台"加强矿业国际务实合作""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回顾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成果超出预期.同样,地质调查领域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计划工程也顺利推进,奉献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商业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地质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努力和进展,春节前夕,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专家学者.
 
    1 瞄准国家需求,构建"全球一盘棋"境外工作格局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这段振奋人心的话来自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
 
    的确,中国正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历史新起点,而"一带一路"倡议恰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的一个重要机遇.
 
    从2013年到2016年,"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一股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力量,让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从中受益:短短三年多,中国已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随着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形成了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开展沿线国家大范围、高水平、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其中,能源和矿产品贸易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地质学会境外地质矿产研究分会会长王瑞江在简要介绍"一带一路"主要经贸情况之后总结道.
 
    他告诉记者,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世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给基地.比如,印度和俄罗斯亚洲部分是钻石的重要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黄金之国",东南亚产有长达2500千米的锡矿带,俄罗斯库尔斯克分布有世界最大的产铁盆地,东南亚诸国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宝玉石产区等.而同时,许多矿产资源丰富国家的勘探开发开采能力却相对较弱,期待借助我国在技术、装备、资金、人才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显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矿产资源合作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市场大、机会多,这也为我国创新‘一带一路’地学领域合作机制、共享地球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构筑地学发展合作共赢利益共同体创造了需求与基础."
 
    现实正是如此.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一带一路"地学合作就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全面部署下逐步深入,不仅在项目成果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工作机制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获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全球一盘棋"的境外地质工作格局.
 
    "如今,我们已与28个国家有实质性合作,其中在20个国家已经完成了部分地质调查合作项目,主要为地球化学填图和地质填图,比例尺从1:100万到1:5万不等,下一步还将重点实施航空物探等内容."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国际项目处处长刘大文在不久前召开的境外地质矿产研讨会上透露.
 
    境外地质调查工作特点是:多领域、多层次、多部门、全流程.据他介绍,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部署组织下,我国已经构建了全球地质矿产调查格局分工协作的核心层和产学研结合的外围层.其中,核心层是依托局属专业研究院(所)和六大区域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建立的国际地学研究中心,外围层则包括地勘单位、研究所、院校、具备勘查队伍与能力的企业."通过多方协作与互补,创新‘一带一路’地学领域合作机制,研究横跨‘一带一路’全球尺度巨型成矿区带大地构造演化、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创新成矿理论,发展勘查技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多边能源与矿产合作提供支撑."
 
    2 地质调查先行,科学评价沿线国家矿产资源潜力
 
    刘大文认为,当前我国境外地质调查工作的一大成果就是:成矿规律研究已经涉及全球20多个成矿区带,周边跨境的重要成矿区(带)更是实现了全面覆盖.
 
    王宗起,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工程首席专家.1月18日,不久前刚刚完成该工程15个二级项目2016年度总结的他,向记者谈起了"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中的这一"重头戏".
 
    "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地质调查先行和科技引领作用,着眼于跨越我国的巨型构造成矿带,通过沿线国家基础地质矿产信息采集、重点国家和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研究,以及重点矿种资源潜力评价及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科学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矿产资源潜力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为政府决策制定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有效服务,从而推动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合作,促进产业调整升级与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王宗起对记者表示.
 
    "在11个单位300余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个项目都实现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科研与调查深度融合,在科研、调查、人才与团队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与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巴基斯坦、伊朗等五国合作开展了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初步编制了1:250万中亚南亚、1:100万中亚天山和中巴经济走廊带、1:50万中哈吉交界区地质矿产图.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通过"俄罗斯远东及马达加斯加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完成了中俄毗邻的中阿穆尔—三江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对比,编制了马达加斯加北部低密度地球化学图和马达加斯加石墨、铀矿地质矿产等图件.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非洲中东部七国矿产资源评价"项目,以铜、金、"三稀"、钴、镍和铀等矿产为主攻目标,系统研究区域地质成矿背景,总结成矿规律,采用"三部式"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资源国资源潜力和投资条件,预测了一批战略性选区,提供了信息社会化服务,为引导中资企业到国外开展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不仅如此,工程还特地设置了一个"一带一路"六十四国矿产资源供需格局与产能合作选区分析的项目,分析了中国未来30年经济与资源产业形势及"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供需形势,形成了相关研究图集,并对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进行了系统评价,为我国在一些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和产能合作、通道建设等提出了建议.
 
    据研究,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矿产资源供需格局将会出现明显变化:"一带一路"是全球经济最有潜力的区域,印度和东盟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一带一路"地区是能源资源的最大供应地、主要消费市场和冶炼加工产业基地,中国、印度和东盟是未来全球需求的拉动者,环印度洋区域供不应求;"一带一路"地区能源资源消费将逐步带动全球市场缓慢复苏;全球贸易量上升,中东、非洲、澳大利亚资源开发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3 聚焦成矿规律,强化境外地质矿产对比研究和编图
 
    "一带一路"横跨劳亚、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成矿域,地质构造演化复杂,整体为一拼合大陆,大陆岩石圈多旋回聚合—裂解,有利于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和金属矿床的形成.
 
    据王瑞江介绍,"一带一路"已发现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铁、铜、铝、稀土、钾盐、石墨等百余种能源资源,资源储量总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50万亿美元,占全球61%.其中,石油储量占世界56%,天然气占79%,煤炭占54%,铁矿石占42%,铜占17%,铝土矿占17%,金占21%.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铅锌等产量占世界比例均超过50%.
 
    基于这样的认识,地调局充分研究了"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和产业布局,聚焦国家需求,科学规划设计,将工程的重点放在了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巴、中伊土、中缅印孟、中新等六大经济走廊上,并将调查研究的重点矿种确定为油气、铀、铜、镍、铝土矿、金、钾盐、锰等.
 
    "我们的工程也是按照这样的重点予以布局的,但更加突出对成矿区带的把握,即:区带单列,专业统领."对此,王宗起的解释是,"对‘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成矿区带,特别是跨越我国大陆的乌拉尔—兴蒙、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成矿带的形成环境、成矿规律和找矿潜力开展全方位研究,从而深化对我国成矿带、矿集区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认识;参照成矿区带集中分布特征和制约盆地、构造带中找矿的重大科学问题,明确典型解剖与区带分析、区段调查与全域总结的工作层次."
 
    在这样的统筹下,人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工程二级项目对"成矿规律"科学思维的明确表达:有关特提斯构造成矿带的研究有5个,古亚洲—乌拉尔—蒙古构造成矿带相关研究有4个,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相关研究有3个,其余则为水资源及地质环境综合类.
 
    王宗起高兴地告诉记者,2016年工程在跨境成矿带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编图上成绩斐然:通过境外地质填图、路线调查和典型矿床考察等,解决了一批境内外成矿带基础地质、成矿与找矿的疑难问题;主导国际合作编图,编制了"一带一路"重要矿产资源分布图、1:1000万"中蒙俄经济走廊"地质矿产图、1:250万中东亚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和非能源成矿规律图等一批跨境成矿带地质图件,统一了岩石名称、地层划分、矿床类型、成矿带和构造—岩浆热事件等,推动国际地学编图图式图例和标准统一,也夯实了跨境区域成矿规律等研究的基础,相关领域迈向世界前沿;进行了跨区综合研究与规律总结,整合跨境成矿带资料和调查研究新进展,总结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找矿潜力,以更宽大的视野整体深化了对跨境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的认识.
 
    4 做好三个对接,通过境外实地考察实现合作共赢
 
    为了推进我国境外地质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从粗放型服务向精准型服务转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曾在2016年4月明确指出,境外地质矿产工作要做好3个对接,即:与目标国的中资企业对接,与我国驻目标国经济商务参赞处对接,与目标国的矿业机构对接.而通过互联互通、深度合作来追求合作共赢,恰好也是"一带一路"的鲜明特征.
 
    在矿产资源研究所,记者见到了中国地质学会境外地质矿产研究分会秘书长梅燕雄研究员.恰好,他还是"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工程二级项目——中亚及邻区铜镍铀资源潜力评价与应用示范项目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为了落实"三个对接"要求,项目组在2016年七八月与吉林大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联合组队赴蒙古国进行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时,专门同蒙古正元公司、巴音北宸公司等在蒙中资企业以及当地华侨协会进行了座谈和需求对接,并在乌兰巴托拜会了中国驻蒙古大使馆商务参赞孙维仁.
 
    在蒙古国期间,项目组考察了博鲁金矿、额尔登特铜钼矿、欧玉陶勒盖铜金矿、查干铜金矿、苏廷铜金矿等7处矿区和相关地质体,通过积极与控矿的欧美企业协调和联系,完成了进矿考察、岩芯观测和样品采集工作,并与各矿山外籍地质工程师进行了详细的交流,进一步对南蒙古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金属矿床形成条件、成矿规律、矿床勘查历史、蒙古国的矿业政策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项目组在乌兰巴托受到蒙古科技大学Ochir Gerel教授团队的热情接待,双方就互相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就未来的合作内容进行了详细探讨.
 
    梅燕雄告诉记者,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斑岩型铜矿是主要的矿床类型.其中,欧玉陶勒盖铜金矿离中蒙边境只有80千米,但其规模却达到了世界级,查干苏布尔加矿床也离我国的边界非常近.因此,我国境内是否有类似的矿床产出,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正在对接,传统的能矿合作必将继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项目组还将采取措施,加强同蒙古资源与矿业管理部门实现需求对接,重点推进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示范,力争通过合作在蒙古实现找矿突破,取得标志性成果."梅燕雄说.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框架下首条正式开建的多边经济走廊,是多边开放合作的典范.梅燕雄希望"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工程也能成为"一带一路"地质工作的典范.
 
    令他欣慰的是,2016年矿产资源研究所积极建设"一带一路"地学研究中心,他所主持的项目也硕果累累:在借鉴美国"三步法(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和总结我国多元综合信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境外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初稿),在推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方法的发展创新方面展取得了实质进展;同时,开展了周边国家重要构造成矿带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及铜镍铀资源潜力综合评价,编制完成了1:1000万"一带一路"大地构造图和铜镍铀资源分布图,开展了中蒙俄、哈萨克斯坦及邻区、外贝加尔及邻区、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带中南段、特提斯构造成矿带东段、西亚等资源潜力评价示范区地质矿产综合研究,编制了1:250万~1:100万地质矿产图.
 
    他所在的项目还邀请吉尔吉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家来华开展学术交流.去年秋季,项目组派出三位同志到吉尔吉斯斯坦,与吉尔吉斯专家联合考察了博兹姆恰克、伊斯坦玻迪、恰瑞特等重要铜矿床,就境内外天山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等问题开展了密切的合作,获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境外地调项目,对接与合作至关重要."对此,梅燕雄深有体会.
 
    "搭建合作平台,实现合作共赢"不仅是"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工程恪守遵循的工作思路,也是国土资源部对"十三五"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合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加强周边国家重点成矿区带对比研究、实施全球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和遥感调查,完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同时,以油气、铀、铁、铜、铝等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为重点,合作开展我国及沿线国家成矿规律研究和潜力评价,为我国及相关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有效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需要继续坚持、付诸行动的.2016年我们迎来了‘十三五’的开门红,面对国家的期待、事业的召唤,我们唯有鼓足干劲,奋力拼搏.只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坚信2017年我们必然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王宗起坚定地说.

作者: 周飞飞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