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绿色 > 绿色矿山公示 > 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 >详情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磷矿

发表时间 :2014-08-29 14:05:07 来源:中国矿业联合会



(一)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磷矿自评报告
 
  海口磷矿位于昆明市西山区境内,始建于1966年,是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体矿山之一。2011年4月,经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矿业联合会审查,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试点期间(2011年至2014年上半年),严格遵守《绿色矿山公约》,坚持“依法办矿、合法经营”的理念,将规划任务分解到年度采剥(选)技术计划及生产经营计划。通过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层层落实、技术支持、资金保障、专项审计、社会监督等措施,着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目前已按规划进度完成阶段目标任务。现对试点期间绿色矿山建设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试点期间,海口磷矿严格按照规划目标要求,依托公司科技创新平台,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四大分体目标均全部达到阶段规划目标或优于设计指标。
  表1   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规划期目标
(2011-2015年)
内  容 规划
目标
实际
完成
备 注
1 资源综合利用 浮选入选品位(%) 18 20 阶段完成
开采规模(万t/a) 300 300 完成
浮选规模(万t/a) 200 200 完成
开采回采率(%) 95 97.22 完成
擦洗精矿产率(%) 84 85.11 完成
擦洗精矿回收率(%) 87 88.07 完成
浮选精矿产率(%) 66 66.15 完成
浮选精矿回收率(%) 85 85.82 完成
2 节能减排 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吨) 63.76 68.28 完成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 0.29 0.23 完成
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 >90 90.6 完成
3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地质灾害治理率(%) 100 100 完成
复垦植被率(%) >95 92 完成
4 矿地和谐 继续推行 “云南磷化集团—汉营模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充实和完善企业文化,将矿地和谐建设推向新高度,实现企业与地方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说明:1.按照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目标,逐年降低浮选入选品位, 2013年度已完成降至20%的目标,
2014年正按计划开展降至19%的研究、应用,2015年完成降至18%的目标。
2.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未达规划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大量无法利用的低品位矿采出后堆存所
致,但总体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3.为满足后期昆明市都市农庄及国家矿山公园规划建设要求,2013年开始对排土场重新进行
规划,调整复垦规划,采空区复垦率有所下降,但仍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随着调整完
成,将逐步提高到95%以上。
 
 
  (二)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绿色矿山四大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继续优化“露天长壁式”采矿工艺,提高开采回采率和采掘运输设备作业效率;通过“以奖代补”项目的实施和国家级“云南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对浮选技术工艺进行优化改进,研究开发新的浮选药剂,入选品位降至20%左右,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健全矿山环境灾害应急预警机制,开展风险监测、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工作,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三是持续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四是建立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磋商、沟通机制,实现企地和谐发展。
  表2      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表
  
序号 规划期任务
(2011-2015年)
内   容 完成情况 备 注
1 资源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 降低入选品位,提高资源利用率。 入选品位由23%降至20%,资源利用率提高19.42% 阶段完成
加强后备资源储备 扩大矿区范围新增资源储量708万t 完成
加强采选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①开采回采率,选矿产率、回收率均优于设计指标(详见表1);
②回收残矿10.97万t,增加经济效益约2700万元;回收堆存尾矿53.09万t;擦洗加工配中低品位矿91.6万t,浮选加工配低品位矿163.35万t。
完成
2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环境风险监测与治理恢复 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矿区周边水质监测均达标, 完成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 试点期间复垦植被987.07亩,投入资金2241.8万元,可复垦植被面积土地复垦植被率达到92%。 完成
矿山环境灾害应急预警机制建设 机制健全,每年均开展尾矿库溃坝、排土场滑坡等应急演练。 完成
3 节能减排 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造等途径,对重要耗能环节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能耗。 完成
4 矿地和谐 加大 “云南磷化集团—汉营模式”建设投入,共建矿地和谐。 完成
  (三)重点工程实施情况
  按规划进度要求顺利完成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节能减排及企地和谐共建工程,取得较好的成效。
  表3     绿色矿山重点工程实施情况表
序  号 重点 工程 项目 分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 取得成效 完成
情况
1 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中低品位磷矿采选  工程 海口一期200万t/a磷矿采选工程项目 浮选技改、尾矿库扩容、精矿浆压滤脱水实验、尾矿压滤脱水实验。 入选品位降低到20%左右,减少水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及尾矿库用地压力。 完成
海口二期300万t/a磷矿采选工程项目 新建300万t/a浮选 装置 受市场影响,对该项目进行优化调整,经省国土、财政部门批准,并报国土资源备案。 按优化调整方案实施
中低品位磷矿浮选  工艺 胶磷矿工艺性质与选矿特性研究 开展工艺性质与选矿特性研究实验的扩大实验。 形成系统化的产业成果,提升原矿的综合利用效率。 完成
选矿工艺研究与优化 开展不同矿石类型选矿试验,通过工艺优化,形成产业化成果。 对各项指标不平衡的矿石加以开发利用,增加生产适应性。 完成
胶磷矿浮选药剂研发 进行胶磷矿捕收剂、调整剂、两性捕收剂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降低了入选品位,提高了选矿产率及回收率。 完成
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 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 矿区、生产区及生活区环境优美,无地质灾害发生。 完成
复垦  工程 完善森林湖生态园区建设,通过果树改良,加强经济林区,引进各类果蔬,建设边坡灌溉系统建设等手段,规划申报国家矿山公园。 试点期复垦面积987.07亩,植树170.4万棵,森林湖生态园现已获批成为昆明市都市农庄,申报国家矿山公园规划已在编定中。 完成
3 节能减排工程 通过加强节能管理,利用清洁生产方法、增加及改造设备,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的设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投入资金5702.90万元,开展节能减排项目11大项,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完成
4 企地和谐共建工程 进行用地方式改革,持续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完成征地1457.1亩,支付地方矿产资源反哺费2800万元。 完成
  二、绿色矿山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试点,海口磷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创新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技创新,提升资源效益
  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投入研究及工艺改造费用16459.25万元,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通过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盘活大批低品位资源,大幅提升资源效益。盘活海口片区低品位资源6416万t,潜在经济价值约172亿元;配矿利用低品位矿(擦洗、浮选)254.95万t,创造经济效益7.08亿元。
  2.拓展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方向和领域
  通过试点,积极探索、拓展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方向和领域,形成“土地复垦→森林湖生态园→昆明市都市农庄→国家矿山公园”总体建设思路,逐步加以实施,打造绿色循环经济及旅游经济相结合的新型矿山。
  海口磷矿复垦植被区2013年成为“世界农用林业生态复垦示范基地”;2014年6月获批成为昆明市都市农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林菜、林花、林草、林药的复合型农林模式,“四效并举”、持续发展。
  3. 共建矿地和谐,创建美好家园
  继续深化“云南磷化集团-汉营模式”内涵,加大对地方的扶持力度,定期举办“企地同欢”文艺晚会,开展 “走进新农村”等活动,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密切矿地关系,解决村民就业3400余人次,支付工程及劳务费用5964.95万元,赞助帮扶136.01万元。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球类、演讲、棋牌、摄影、讲座等特色活动,丰富职工及周边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矿山生态环境品质不断提高,践行“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 
  三、社会影响
  1.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云南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成熟技术,对云南乃至全国磷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起到积极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2.围绕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形成《云南省磷矿采选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地方标准。
  3.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绿色矿业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海口磷矿属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无成熟经验可借鉴。通过不断探索、总结、提升,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绿色矿山之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尚需不断改进。
  2.随着采选难度加大、浮选矿生产比例增加、入选品位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及综合能耗将会持续上升。
  3.为实现采空区内排,对目前暂不能利用的低品位矿石采取保护措施,集中堆存待利用矿100.76万t,P2O518.58%,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4.为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议尽快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如资源配置、财税等政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目前,海口磷矿已按规划要求完成近期目标任务。展望未来,仍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矿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将海口磷矿打造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绿色矿山。

(二)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磷矿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初审意见
 
  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关于开展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有关工作的函》(中矿联函﹝2014﹞23号)要求,由省级矿业协会负责对本省内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形成初审意见上报中国矿业联合会。受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云南省矿业协会于2014年8月25-26日组织省内地质、采矿、选矿等专业的专家组一行6人到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对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磷矿”进行初步验收。
  验收小组根据《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矿联发〔2014〕38号)的要求,对照该试点单位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结合项目建设期实施情况,通过听取汇报、提问、质询等方式,最终形成初审意见如下:
  1.海口磷矿企业、职工和领导重视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海口磷矿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确保了资金投入,完善了技术保障措施、监管保障措施并加大了公众参与力度,保证了海口磷矿国家级绿色矿山有序、有效建设,体现了企业长期重视绿色矿山创建和持续改进工作。
  2.试点期间,海口磷矿严格按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依托公司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狠抓实干、科学管理,绿色矿山建设阶段目标已全部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
  3.规划中资源高效开发与合理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节能减排、矿地和谐发展等具体任务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节能减排工程、矿地和谐共建工程等重点工程均按照规划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4.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其中: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对露天长壁式采矿工艺进行优化,使采矿回采率达到97.22%;通过“以奖代补”、“云南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设实施,对正反浮选工艺进行优化改进,浮选原矿品位由原设计的24.8%降至20%,资源利用率由58.7%提高到78.12%,试点期间选矿浮选回收率达85.82%、擦洗回收率88.07%;盘活低品位矿(擦洗、浮选)254.95万t;回收残矿10.97万t,回收堆存尾矿53.09万t。
  土地复垦和节能减排方面,项目实施期间复垦植被987.07亩,投入资金2241.8万元,可复垦植被面积土地复垦植被率达到92%。年单位产量综合能耗65.94-76.16吨标煤/万吨,年单位产值综合能耗0.21-0.24吨标煤/万元,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90.60%,尾矿水无外排。
  5. 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了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基于胶磷矿特性和选矿技术问题,云南磷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比较低,海口磷矿通过加大技术投入的比率,攻克了胶磷矿浮选世界性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的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工艺技术、选矿药剂、浮选柱等重大技术成果,实现了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试点期间一是对已获得成功应用的露天长壁式采矿工艺进行优化,开采回采率达到97.22%,优于95%的设计指标,保持行业先进水平。二是通过“以奖代补”项目的实施和国家级“云南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对正反浮选工艺进行优化改进,研究开发新的浮选药剂,逐年完成降低入选品位的工业试验,并成功应用于海口200万t/a浮选装置。目前浮选原矿品位由原设计的24.8%降至20%,资源利用率由58.7%提高到78.12%。同时通过技改提升精矿两率指标,试点期间平均产率66.15%,回收率85.82%。三是对擦洗装置进行持续性技术改造,提升精矿产率,降低尾矿排放率。试点期间平均产率85.11%,回收率88.07%。四是实施开采加工等各工艺环节的配矿管理工作,通过合理配矿,使远低于入选原矿各项指标的矿石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试点期间擦洗加工配低品位矿91.6万t,浮选加工配低品位矿163.35万t。五是加强残矿和尾矿回收利用,试点期间回收利用残矿10.97万t,回收堆存尾矿53.09万t。六是为实现采空区内排,对开采中涉及的低品位矿采出集中堆存管理,累计堆存量100.76万t,P2O518.58%。
  目前在用的“露天长壁式”采矿方法、“矿段配矿、车间加工点配矿、产品发运销售配矿和矿际间配矿”的多级配矿方式均属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磷矿采选工艺和配矿管理模式。
  6. 海口磷矿严格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努力搞好土地复垦,改善生态环境,及时对采空区、废弃排土场和暂时不使用的采场以及暂时堆存的低品位矿石进行复垦绿化工作。试点期间复垦植被987.07亩,投入资金2241.8万元,可复垦植被面积土地复垦植被率达到92%。积极探索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及旅游业,矿山复垦区目前已列为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项目。
  经过多年的建设,矿山环境保护及复垦植被工作亮点不断:一是完善复垦区“森林湖生态园”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多样化的生态场景;二是通过嫁接、套种,改良果树、蔬菜品种;三是建设边坡喷灌系统,确保植被林木成活率;四是开展芳香植物、中草药和特种经济植物的引种试验和苗木培育工作;五是在复垦植被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积极规划“国家矿山公园”。
  7. 海口磷矿依托得到了国土资源部认可的“云南磷化集团-汉营模式”,在以往支持新农村建设、发展地方经济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建立企地领导班子协调机制等工作。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带动地方经济、构建和谐矿山环境为宗旨,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和周边群众携手共进,互相支持,践行着一个负责任的矿山对社会的义务,努力实现企业利益和地方经济共赢发展,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扩展了“云南磷化集团-汉营模式”的内涵和外延。
  8. 通过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海口磷矿的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技术改造、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省国资委、省工信委等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及周边群众的普遍好评。特别是在“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土地复垦及二次开发”、“云南磷化集团-汉营模式”的持续创新方面的绿色矿山创建成果和经验已经成为云南省、磷矿采选行业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的先进典型。
  9.海口磷矿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项目组织管理实施有力,项目目标、具体任务以及重点工程均按照规划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同时在“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土地复垦及二次开发”、“云南磷化集团-汉营模式”的持续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经专家组打分评议,专家组同意通过海口磷矿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
  10.专家组建议企业继续依靠技术进步、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利用水平。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