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绿色 > 绿色矿山公示 > 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 >详情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表时间 :2014-09-02 16:06:00 来源:

(一)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评报告

    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中矿联函[2014]23号《关于开展首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有关工作的函》和中矿联发[2014]38号关于印发《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对照贵州开磷集团《开阳磷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安排的主要任务与确定的建设目标,通过自查自评实施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实际情况,现将自评总结报告如下:
    一、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和规划实施情况
    在绿色矿山建设和规划主要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开磷集团围绕规划的目标定位,严格遵照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按照依法办矿、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在落实企业责任的基础上,与当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监督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和谐了矿企关系,在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的推动,开磷集团矿山建设实现了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核心内容的主要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了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工程,规划目标和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验收办法(试行)》的各项评价指标考核的要求。
    对照开磷集团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的"三大任务、九项具体工程和目标",在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目标抓落实。
    (一)以驱动创新为引领,提升矿业开发水平
    一是应用科技手段建设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矿山,使开磷集团的矿业开发,成为目前国内同类矿山中采掘技术与装备最为先进,生产能力最大的地下开采化学矿山,其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二是在开阳磷矿区全面推广应用"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矿业开采资源回收率,降低了贫化率,实现了矿业高效、优质开采;
    三是根据采矿技术变革的要求,对矿山生产采掘布局进行了规划和调整,全面实施了矿山年产800万吨磷矿石工程的扩能技改,促进了磷矿山开采能力的提升;
    四是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组织磷矿中伴生有价氟硅碘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和示范装置生产线建设,实现了一矿多用;
    五是为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了规划矿区深部勘探找矿等工作,增加了后备资源储备。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矿业
    一是针对开磷集团矿山绵延数十公里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进行了技术改造,将传统的有轨和汽车运输方式全面改造成为固定的皮带输送,大幅降低了移动设备尾气对井巷的污染,降低了能耗,改善了井下作业的环境;
    二是加强工业生产的"三废"利用,应用自主研发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充填采矿工艺,配合改性磷石膏作充填料,实现了矿山采矿废矸的就地充填利用,降低了采矿废渣外运成本,减少了矿山尾矿库占地堆存的安全风险;
    三是回收利用井下涌水用于化工生产,减少了化工生产新鲜水的取水量,缓解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工程性缺水的矛盾。
    四是在推进"矿化结合、矿肥结合"的过程中,通过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清洁生产等手段,提高企业内部物质集成,资源使用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五是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再生利用,循环利用。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再生,产品链横向拓展,企业间合作等手段,构建以磷矿山开采和磷化工生产为核心的多产业共生工业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具体工程建设整体推进
    开磷集团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中的具体工程项目分为"资源综合利用5项、环境治理类1项、科技攻关类3项",总投资31.24亿元。为全面完成规划中9项具体工程,开磷集团强化了各相关单位的分工和责任,确保了项目建设做到了整体推进。截止2014年7月,上述三类9个具体项目已全面实施完成,累计完成投资32.74亿元,达到了2011-2015年规划中期的目标。
    (四)全面治理地质灾害,建设园林化、生态化矿山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力推进矿山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通过采取工程治理,生态移民搬迁,退耕还林等措施,大幅降低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同时避免了累积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绿色矿山建设的带动下,开磷集团初步建设成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地矿和谐型"企业,逐步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无废、少废和绿色产品生产过程,推动了传统的矿山和深加工企业向园林化、生态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五)建立地企协调机制,促进地企和谐,共同发展
    把绿色矿山和"三型"矿山建设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建立矿地协调、沟通机制和促进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开磷集团分别在矿山和深加工所在地成立了农村工作协调部,以开展"三良"扶贫为重点,支持农业发展、支援新农村建设、以帮助农民致富为己任,助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了和谐的地矿关系,实现了地企双赢。
    (六)建立协同机制,落实保障措施
    一是为保障绿色矿山建设目标的全面完成,开磷集团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绿色矿山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和相关制度,成立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协同机制,明确了各实施单位的分工和责任,有效地保证了具体项目的建设。
    二是充分利用国家产业及财政政策、环保政策、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政策,申请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确保企业自筹资金及时到位,严格把握投资规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统筹协调绿色矿山建设的各项工作,围绕绿色矿山建设主要任务、建设目标、具体工程进行落实,确保绿色矿山建设重点突出、整体推进。
    四是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切实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构建技术合作长效机制,为实现绿色矿业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
    二、绿色矿山建设取得的成效
    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开磷集团全面启动了绿色矿山建设,并取得以下成效:
    1.通过技术改造,开磷集团磷矿石生产能力由2010年基准年的480万吨/年达到800万吨/年生产规模,回采率由70%提高到87.23%以上,累积盘活资源存量约17500万吨,吨资源产出率达到5560元,单位GDP能耗指标为5公斤标准煤以下,矿山井下涌水循环利用达到550万M3-700M3/年以上,年均科技创新投入达到总产值的3.12%,实施期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申报专利成果21件,计算机版权1件,参与和单独制定国家与行业标准5项,通过深部勘探找矿新增资源储量约10亿吨。
    2. 在开磷深加工基地完成了2万吨/年无水氟化氢联产1万吨/年活性SiO2、2×50吨/年碘回收装置建设,共伴生氟资源综合利用率由40%提高到80%以上;硅、碘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突破。
    3.按照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对矿山已积累的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投入工程治理、移民搬迁、植被恢复和绿化等方面的资金48000万元,加速了绿色矿山的建设。
    4.截止2014年7月,开阳磷矿规划区范围内森林覆盖率已达70%以上,累积实施移民搬迁3763户,约13200余人,并通过移民搬迁改善了当地居民和职工的居住环境,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环境。
    5.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在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期内累计新增就业3520人,上交税费12.6亿元。
    6.通过"良种良肥良法"造血式扶贫,使开磷集团在产业布局所在地开阳和息烽的农业发展上,实现了快速增长,帮助当地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目标的实现,开磷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建立了"数字化矿山建设建矿模式"和"抓好两头、做大中间,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磷矿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绿色矿山建设的社会影响
    一是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开磷集团矿业开发及产业链延伸模式,得到了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二是在本行业中进一步提升了开磷集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本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标杆。
    三是企业内部干部职工对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企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通过绿色矿山建设,从形象上根本改变了人们传统上对矿山"傻、大、黑、粗"的印象,社区群众对矿山 的正面评价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企业发展和绿色矿山建设繁荣了地方经济,助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就业率。
    四、建议
    1.磷矿石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后,建议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征税比例。并对有关部委制定的有关资源型产品收费情况进行清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
    2.呼吁国家进一步放开化肥产品出口政策,取消窗口期,鼓励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竞争,建议恢复2008年以前的化肥出口政策。
    3.根据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建议进一步严格资源性产业的准入条件。
    二○一四年八月二十日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