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观点 > >详情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理事孟琪:地勘行业发展新思路

发表时间 :2014-04-15 10:20:49 来源:

  核心提示:2013年是中国地勘行业的重要转折点,其显著标志是地勘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同时遭遇到了始料不及的强烈拐点。一是地勘投资市场急剧下滑,全国地质勘查投资同比减少9.3%。钻探工作量同比减少22.3%。二是地勘队伍改革面临选择,大多数的地勘单位将自己定位于公益二类甚至公益一类,对放弃地勘单位企业化的目标似乎找到了确凿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主持人:本期我们邀请到地质专家,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综合处处长孟琪,由孟处长为大家分享主题“地勘行业发展新思路”。
  孟琪:很高兴受秘书处的邀请作为本期的演讲嘉宾,今天就主题“地勘行业发展新思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地勘领域的一些新想法。
  【正文开始】
  刚过去的2013年,是中国地勘行业的重要转折点。其显著标志是地勘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同时遭遇到了始料不及的强烈拐点。一是地勘投资市场急剧下滑。2013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同比减少9.3%。钻探工作量同比减少22.3%。部分地质勘查单位的收入同比下降20—30%。二是地勘队伍改革面临选择。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有地勘单位明确企业化的改革取向之后,“百局千队百万大军”在这条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跋涉了四分之一世纪。然而,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的地勘单位将自己定位于公益二类甚至公益一类,对放弃地勘单位企业化的目标似乎找到了确凿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因此,如何认识和把握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地勘行业的发展走势,已经成为地勘行业亟待思考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未来十年矿产资源勘查投资市场将在徘徊中攀升毫无疑问,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是决定矿产资源勘查投资的基本因素,但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特有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往往能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回首1993—2013的20年,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高增长的发展态势,但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却呈现了与之强烈的不对称。前十年和后十年,展示的是冰火两重天的奇异景观。这足以说明,在宏观经济及矿业经济的大背景下,尚存在若干其它因素能够左右地勘市场的投资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对矿产资源需求变化的影响,更要深刻认识本行业特有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1993—2003年,中国经济迅猛崛起,但国家对矿业却实施了抑制性的产业政策。
  其基本原因如下:一是民营矿业充分发掘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的矿产资源家底,在奇迹般支撑了中国经济迅猛崛起的同时,更在矿业经济领域释放出了“资源过剩”的虚假信号。此外,诸多的理论家把中国加入WTO的前景描绘得天花乱坠,找矿不如买矿的预测一时间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致把国有地勘单位逼到了崩溃的边缘。2003—2013年,历经上一个十年的强力开采,国营矿山的“边角余料”已被民营矿山企业充分挖掘。而此时的国际矿业市场,中国人遭遇到了“买啥啥涨价”的不公平待遇。国有和民营投资者利用国有地勘单位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地质资料“家底”迅速致富,不但极大地吸引了社会资本,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投资的激情。2013—2023年,2013年出现的投资拐点,从表面上看是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和矿业经济影响,其深层次原因是,国有地勘单位的资料“家底”以消耗殆尽,不但民营投资者体验到了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投空法则的残酷,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了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领域投资难以实现快速“包装政绩”的预期目标。2013年,地方政府投资同比下降5%,社会资本投资同比下降14%,均开始从这一领域逃之夭夭。
  从理论上解释,地质勘查领域的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特殊,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较难衔接,甚至严重隔离。其一,需求引领的迟缓性。当市场信号释放需求某种矿产资源时,投资者从找矿到开矿,直至最后生产出矿产品,一般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五年之后,要么是进口产品或替代产品已经占领市场,要么是最后宣布本地或本国的地下根本就没有埋藏这种矿产。二是创造需求的超前性。本地区原本没有这种矿产品的需求,因为地质工作者一旦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发现,就可能带动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改变所在地的产业结构,甚至在荒原之上平地拔起一座城市。因此,在预测分析地质勘查市场走势时,可不能眼睛只盯着矿产品市场的需求,往往是“功夫在戏外”了。基于上述分析,2013年后的10年,无论从宏观经济还是从产业经济层面看,矿产资源勘查投资市场应当是持续低迷。那么,是否还存在其它因素发挥支撑地勘行业投资的重要作用呢?本人的预测是,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将对本应疲倦的地勘市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日趋成熟的市场主体也将对地勘行业的稳步增长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地勘行业的改革将能有效促进和保证市场的繁荣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已经明确,就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向社会投资开放始终被政府部门垄断的领域和资源。尽管地勘行业的资源红利已经透支,但改革的红利还没有充分的释放。生产关系的调整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生产力。至于深化改革究竟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地勘行业的发展,要看当前地勘行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还存在多大的差距。在此,仅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地勘项目投资模式加以剖析。
  一是政府投资的切入位次多变。在市场行情走高时,地方政府的资金就跑在了社会资本前面,美其名曰地称之“基金衔接,承担风险”。当市场行情走低时,则躲在了社会资本的后面,堂而皇之地说“不与企业争利”。总之,政府的投资给自己找了一个“旱涝保收”的位置坐收盈利。
  二是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的进入构成挤压。政府投资不但可以无成本地获取探矿权,甚至可以通过“整装勘查”等名义在重点成矿区带规模化垄断探矿权,这必将极大地影响商业资金进入的积极性。
  三是缺乏最基本的经营管理资源。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是专业性极强的产业活动,与建设项目相比的一个重要不同是,地勘项目自始至终需要对最初的设计进行调整和变更,若干个政府官员加上临时招集来的若干个评审专家,怎能同时驾驭数以百计的投资项目。因此,当前我国地质勘查领域,尚有诸多深层次的障碍需要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加以破解。一旦地勘行业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必将极大地刺激和带动地勘行业投资的新一轮增长。
  三、充分重视当前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间存在的矛盾当前,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的二元结构矛盾已经十分的突出。可以预见,化解这一对矛盾应成为地勘行业新一轮改革的攻坚战。
  1、  地勘单位改革的障碍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再次成为了焦点。个别改革的急先锋已经遇到了障碍,自我的诊断是事业单位员工身份转换的难题无法解决。但我个人的看法是,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事业单位现有的体制与机制能否驾驭得了企业的资本金。对事业单位来说,提交了储量即为找矿成功。而对企业来说,只有将矿权及储量变现成资金才算是找矿成功。没有了国家事业费的定期支付,将一笔资本金核定后交付给企业,经营者是否能够将资本“玩转”,那可是真功夫啊!而长期在体制内工作的人,一般很难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
  2、私募股权基金的窘境在政府部门大张旗鼓投资地勘行业的同时,私募股权基金悄然崛起,但始终未能得到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或者说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孤立无援。其要害是,私募股权基金缺乏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基金的募集主要靠发起人的“个人魅力”。然而,矿产资源勘查投资不但风险大,而且周期长,一旦资金链条崩断,难免陷入类似非法集资的诸多纠纷。未来五年,可能是私募股权基金最困难的五年,如果咬紧牙关挺过去,必将成为中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大腕”。对此,私募股权基金的经营者一定要消除“个人英雄主义”的意念。在缺失政府政策支持和大众股市分担的前提下,将巨额资金投向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领域,可谓是“古来征战几人回”啊!对此,一是要低调开局,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二是投资者要彼此间相互支持,携手共度难关;三是要千方百计地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四、整合政府投资与私募基金是行业改革的重要选择总体原则和要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地勘行业体制转轨的过渡期,全面构建矿产资源勘查领域里的政策性金融工具,赋予政府引领事业、企业及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矿产资源勘查,为全面构建地质勘查行业的融资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传统的政府专项资金相比,确立为政府引导基金的地勘基金,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采取股权投资形式。
  ?根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6号)中的有关规定:“引导基金应以独立事业法人的形式设立,由有关部门任命或派出人员组成的理事会行使决策管理职责,并对外行使引导基金的权益和承担相应义务与责任。”可作为地勘基金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政策依据。其基本理由如下:其一,采用事业单位的形式设立,即地勘基金虽然进入商业领域,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其二,采用事业单位的形式设立,能够方便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投资主体可以更好地践行不与市场争利的基本要求。其三,采用事业单位的形式设立,便于将矿产资源相关税、费的收入每年以财政预算的方式持续加以注入。为了更好地实现基金的设立目标,管理机构应实现决策、经营、托管三分离的治理结构。(1)决策职能。设立地勘基金理事会,作为地勘基金的决策机构,负责地勘基金重大决策。理事会成员包括内部理事和外部理事两个系列,内部理事由基金管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外部理事由具有浓重专业背景、管理背景的业内资深人士组成,并要求占理事会人数的60%以上。在理事会外围设立准职业化的评审委员,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对外部理事和评审委员的工作日提出刚性要求,并对其投票和意见终身负责。(2)经营职能。地勘基金管理机构是地勘基金的经营主体。此外,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委托中介机构履行或代行部分经营职责,主要包括:负责对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对申请的相关项目进行筛选;负责地勘基金投资后的股权管理;负责地勘基金股权退出的方案设计等等。(3)监管职能。地勘基金的监督管理分为政府与市场两个层面。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定期委托中介机构,对地勘基金进行监督,检查地勘基金是否按照相关的法规及要求进行运作,是否达到作为政策引导基金所要求的绩效目标。二是公开选定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地勘基金的托管银行,使地勘基金管理机构与地勘基金托管银行之间形成相互监督。
  【嘉宾介绍】孟琪1964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1986年7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仪器专业,工学学士。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在职研究生学力,理学硕士。历任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企业管理处副处长、勘察施工管理处处长、研究室主任;现任综合处处长。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研究员(地质矿产经济专业正高级)。发表地质矿产经济研究论文100余篇次。参加《矿业权市场建设》、《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及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研究》、《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研究》等多项国土资源部软科学研究课题。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矿联地质勘查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理事;《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编委;北京大学地矿同学会副秘书长。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