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公司 > >详情

7大省地勘单位的改革、转型布局!

发表时间 :2017-10-31 09:00:31 来源:桔灯勘探

  广西地矿局
  方向:大地质项目70个,以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生态地质、民生地质四项工作为基础,农业地质、水工环地质、海洋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国土测绘、遥感地质以及社会地质八项具体业务为支撑的“大地质”工作格局。
  产值:截止9月,全局累计完成总产值22.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3%,连续三个月环比呈正增长。今年以来,广西地矿局农业地质工作落实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年度经费达到1亿元。23个县(市、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子项目,完成表层土壤样品采集、加工工作,通过野外验收。
  局属各单位落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类项目18项,其中新开项目7项;承担中国地调局项目1项;社会服务类项目6项。该局主动参与凌云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苍梧县蚕村矿泉水水源地普查、北海市涠洲岛地热资源地质调查、北海市涠洲岛石盘河古海水地热资源普查等项目,提交含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水源地1处、优质饮用水源地3处、地热异常2处、地热资源详查基地1处,促进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服务广西发展地质调查专题编写报告,为广西泛北部湾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在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地矿局今年为广西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找水打井184口,为近10万人解决饮水困难。主动服务保障水资源安全,参与国家地下水监测,实施工程钻探11406.66米,新建地下水监测站点150个、改建52个。今年初,该局参与了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落实广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经费9000万元,配合自治区环保厅完成野外采样点位布设及广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广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任务分解落实,制定广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方案,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该局承担并完成北海市涠洲岛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廉州湾海洋地质环境初步调查2个项目的野外验收和成果报告编制。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签订防城—钦州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外业资料采集合同,金额150万元。
  该局继续拓展城市地质、灾害地质、国土测绘及遥感地质工作。通过地质技术服务,基本查明南宁盆地胀缩性岩土的分布范围,对膨胀岩土分布区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评价;在良庆、四塘等地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完成老口水利枢纽—托洲大桥南北岸等邕江河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治理鹿寨县民幸屯滑坡等一批地质灾害;承担测绘项目超过130项,金额超过5700万元,并首次把业务扩大到水利监测领域,与珠江水科院共同承担广西水土流失遥感普查项目。
  宁夏地质局
  方向:在工作领域上,由过去单一地质找矿型转向广义型;在工作理念上,由过去市场化生产经营型转向以自治区重大项目、重大地质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服务型;在工作方式上,由过去的传统地质工作模式转向以科技、人才为主的“互联网+创新”型地质工作模式。
  产值:勘查找矿方面,提交煤炭资源量94亿吨、岩盐资源量23亿吨、电石—水泥灰岩资源量25亿吨、石膏资源量14.5亿吨、金矿资源量2.6吨、铜矿资源量2.2万吨、铅锌矿资源量3.6万吨,在宁夏中北部发现1处大型铀矿。
  找水惠民方面,相继开展了宁南严重缺水区、沿黄经济区、宁东能源基地等地区水文地质勘查、生态移民安置打井、城市后备水源地勘查等工作,完成水文地质调查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实施水文地质勘探打井263眼,保障了近48万名缺水地区群众和生态移民的饮水安全;完成了银川、石嘴山、固原等市地下水勘查和后备水源地等勘探,确保了城市用水安全。
  7月21日,宁夏地质局召开宁夏公益地质服务工作情况汇报会。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占海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地质局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勘查找矿方面,提交煤炭资源量94亿吨、岩盐资源量23亿吨、电石—水泥灰岩资源量25亿吨、石膏资源量14.5亿吨、金矿资源量2.6吨、铜矿资源量2.2万吨、铅锌矿资源量3.6万吨,在宁夏中北部发现1处大型铀矿。
  在找水惠民方面,相继开展了宁南严重缺水区、沿黄经济区、宁东能源基地等地区水文地质勘查、生态移民安置打井、城市后备水源地勘查等工作,完成水文地质调查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实施水文地质勘探打井263眼,保障了近48万名缺水地区群众和生态移民的饮水安全;完成了银川、石嘴山、固原等市地下水勘查和后备水源地等勘探,确保了城市用水安全。
  在新能源勘查方面,开展了宁夏深层地热资源调查,查明了地热资源分布、赋存条件,评价了地热资源量,提出了开发利用区划;在石嘴山沙湖地区和奇石山景区成功实施深部地热井2眼,成井深度都超过3200米,沙湖景区地热井出水温度68℃,出水量1700立方米/日,是目前宁夏水量最大、水温最高、钻探深度最深的地热井;开展了区域地热资源调查及浅层地温能可行性研究工作,提出了科学有序推进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建议,并在地质局地学数据中心建成了浅层地温能系统用于制冷供热,为促进节能减排战略及宁夏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应用示范;宁夏纺织园研发楼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正在实施中。
  徐占海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地质工作将围绕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在工作领域上,由过去单一地质找矿型转向广义型;在工作理念上,由过去市场化生产经营型转向以自治区重大项目、重大地质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服务型;在工作方式上,由过去的传统地质工作模式转向以科技、人才为主的“互联网+创新”型地质工作模式。
  福建地矿局
  方向:推进各项地矿重点工作,特别是广义地质要进一步力挺“生态美”,矿产地质和海洋地质要进一步回归基础性,相关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坚持差异发展,内部风险防控要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落实今年工作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再提速。
  产值:暂无
  8月4日,福建省地矿局召开全局队长书记座谈会,总结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福建省地矿局系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落实“五新四突出”(新常态、新方位、新机制、新动力、新台阶,突出转型升级、突出创新驱动、突出风险防范、突出纪律规矩)获得明显成效,各项地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进一步坚定了各级领导班子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信心和决心。
  会议强调,地矿局要以服务“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为坐标站位;以“在建设新福建中当好地质服务主力军”为立局之本;以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为主,拓展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的地质工作为生存之道;以履行公益职能为主,充分发挥地矿队伍公益职能作用为发展之要;推行“1+N”服务模式,打造“可视、可用、可拓展”地质服务链为创新之路;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依法治局、从严治局要求为治局之策。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中心工作,推进各项地矿重点工作,特别是广义地质要进一步力挺“生态美”,矿产地质和海洋地质要进一步回归基础性,相关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坚持差异发展,内部风险防控要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落实今年工作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再提速。
  福建煤田局
  方向:重点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明确的17个改革项目,按照打造“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三大工程要求,加快在 1:5 万水工环、农业地质、城镇(区)地质等生态服务领域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岩土测试中心与省121 队化验室的资源整合,扩大土壤元素检测、建设用地土地污染修复等前瞻性项目,争取化验、测试及相关业务取得量和质的突破;积极参与海绵城市、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以及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作好专业化准备;找准大数据与测绘地理信息的结合点,拓展地理信息产业与相关行业融合,提升高端技术的效益等。
  产值:上半年,全局总收入完成年计划的73%;新增资本积累完成年计划的53%。下半年,该局将从拓展业务领域、增强项目承揽能力等方面入手,继续保持转型升级的常态化。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福建省煤田地质局在持续推动主业转型的同时,把握国家政策机遇,树立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开展地质服务,有效助力了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从缓趋稳、稳中向好的平稳过渡。上半年,全局总收入完成年计划的73%;新增资本积累完成年计划的53%。下半年,该局将从拓展业务领域、增强项目承揽能力等方面入手,继续保持转型升级的常态化。
  局长黄玉荣明确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拓展业务领域。重点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明确的17个改革项目,按照打造“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三大工程要求,加快在 1:5 万水工环、农业地质、城镇(区)地质等生态服务领域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岩土测试中心与省121 队化验室的资源整合,扩大土壤元素检测、建设用地土地污染修复等前瞻性项目,争取化验、测试及相关业务取得量和质的突破;积极参与海绵城市、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以及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作好专业化准备;找准大数据与测绘地理信息的结合点,拓展地理信息产业与相关行业融合,提升高端技术的效益等。
  二是增强项目承揽能力。面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窗口期、过渡期、转折期,要做到:技术上过硬。立足高端、稀缺、含金量高的资质升级,将技术升级作为队伍转型的根本。同时,强化项目对转型的反促进作用,在项目实施上比措施、在项目运作上比机制、在项目结果上比实效;思路上灵动。强化“项目包”的推介,结合地方特色,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深入挖掘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意义。沟通上要勤快。继续加强同省国土资源厅及地方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农业、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搭建沟通平台。
  三是借力补短板。注重区域间、行业间的合作,坚持走“优势互补、合作互赢”的发展道路。全局内部各单位之间应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促进,在对外业务上要整合资质优势,自觉形成合力;充分运用好高校人才、技术和科研资源,打造“产学研”平台,提升科研水平;坚持共享共赢,在地产运作和港务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
  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各级班子要作好表率,带头树立信心,争当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建立人才引进的“需求倒逼”机制,重点吸收一些有管理经验、有技术本领、有责任担当的人才;发挥好教授、骨干的“传帮带”作用,让人才在多岗位、多项目上锻炼,进行合理有序地流动;着力建设好队(院)中层干部和二级实体班子;建立“容错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因公失误,支持干事者、鼓励开拓者。
  河南有色局
  方向:面对全球矿业持续低迷、国内地勘市场遇冷萎缩的严峻形势,一手抓防风险、守底线,一手抓保稳定、促增长,采取开放合作增活力、深化改革添动力、产业支撑、项目拉动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打好了一套组合拳。
  产值:共组织实施地质找矿项目124个,新增和升级重要矿产资源储量铁矿石6000万吨、铝土矿4600万吨、银531吨,提交了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开发的矿产地,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地质找矿任务,完成经济总量18.97亿元,保持了地矿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016年,全局共组织实施地质找矿项目124个,新增和升级重要矿产资源储量铁矿石6000万吨、铝土矿4600万吨、银531吨,提交了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开发的矿产地,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地质找矿任务,完成经济总量18.97亿元,保持了地矿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该局面对全球矿业持续低迷、国内地勘市场遇冷萎缩的严峻形势,一手抓防风险、守底线,一手抓保稳定、促增长,采取开放合作增活力、深化改革添动力、产业支撑、项目拉动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打好了一套组合拳。
  一是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局队两级大力推进开放合作,与地方政府合作,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地质服务;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积极稳妥推进地勘体制改革,构建“事企分开、共同发展”的地勘新体制。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强化公益属性,以保障财政资金支持和事业单位相关政策的落实;做大做强国有地勘企业,以促进地质产业的发展。
  三是重塑形象带队伍聚人心。强化地质工作主业地位。立足全省大局,调整地质工作结构,增强地质工作服务功能。
  组合拳后结硕果。该局实施的“银矿计划”第一年目标顺利实现,在崤山地区陕县东岔-宽坪、寺家沟—胡沟矿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熊耳山地区洛宁县—卢氏县程家沟—沙沟一带累计探获银资源量1120吨,嵩县银多金属矿整合勘查项目已完成部分靶区筛选工作;在内乡地区,找矿方向和找矿前景更加明确,阻碍重点项目推进的外部问题有望解决。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战略性新兴矿产勘查取得重大成果。在传统优势矿产铝土矿勘查中,渑池曹窑以西煤下铝、新安石寺—北冶地区煤下铝、禹州煤下铝、宜阳煤下铝等大型、特大型矿产地控制程度进一步提高,并累计探获伴生镓资源量近6000吨、伴生稀土矿5.57万吨。栾川扎子沟矿区铅锌钨钼矿生产勘探项目累计查明伴生钨金属量6.58万吨,达到大型规模。西峡—桐柏一带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初步探获石墨矿矿物量近315万吨,新县孙庄萤石矿普查项目探获萤石矿矿物量60万吨,为河南省产业升级提供了新型“工业粮食”。境外地质找矿,在马达加斯加探获特大型铝土矿1处,坦桑尼亚金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清洁能源勘查工作全面启动,尉氏地热勘查开发示范项目完成了前期工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尉氏段)地热资源调查项目获得省地勘基金立项批准。
  一队、二队、四队、六队分别获得“河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先进单位”“新安县石寺-北冶地区煤下铝土矿普查”等9个项目获得“河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勘查成果”,18人被评为“河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先进个人”。
  江西地矿局
  方向:“抓项目、强管理、增效益”。
  产值:截至6月底,该局实现对外创收30亿元,同比增长82.9%,社会地质勘查效益增长明显,增幅达330%。工程建设市场增长最快,较去年同期增长102%;水工环地质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工作业绩再创新高,上半年共承担各类水工环地质项目425项,较去年同期增长84%,涵盖地灾施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专项地灾工程勘察、地下水监测等。
  今年1~6月,该局经济呈现出对外创收能力增强、效益同比大幅增长、龙头企业争取订单能力增强、地质技术服务核心优势进一步显现等特点。截至6月底,该局实现对外创收同比增长82.9%,社会地质勘查效益增长明显,增幅达330%。
  其中,工程建设市场增长最快,较去年同期增长102%;水工环地质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工作业绩再创新高,上半年共承担各类水工环地质项目425项,较去年同期增长84%,涵盖地灾施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专项地灾工程勘察、地下水监测等。
  在谈到如何做好下半年工作时,该局党委书记、局长苗壮指出:
  一要始终把发展经济摆在第一位,让跑市场成为工作常态,全力争取项目。要充分认识到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继续发挥该局在资源、品牌、信用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在地质找矿、水工环地质、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优势,积极融入市场,按照企业的路子搭好架子,理顺经营机制,巩固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要强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经营风险管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理顺二级实体经营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资源的整合,重视资质建设,以一流的项目质量和技术服务赢得市场口碑,打造“江西地矿”品牌。三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青海省有色地勘局
  方向:在控矿因素、矿体展布、找矿标志、成矿模式、找矿方向等多个方面形成了新成果,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为找矿突破提供了动力。
  产值:金矿新增黄金5.64吨,累计达111.34吨;多彩地区新增铜铅锌96.03万吨并东矿区发现富厚的铜矿体,累计估算铜铅锌资源量182.54万吨,并在东矿区发现富厚的铜矿体;仅用两年时间,沟里金矿新增黄金5.64吨,累计达111.34吨;多彩地区新增铜铅锌96.03万吨并东矿区发现富厚的铜矿体,累计铜铅锌资源量达162.54万吨。
  谈到近5年的找矿突破,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局长杨站君说,主要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为找矿突破提供了动力,使全局的找矿工作呈现出老区实现新突破、新区取得新进展、新老勘查基地有序接替的新格局。
  杨站君说,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矿产资源丰富但地质工作程度低,无论是老矿区还是新矿区,在找矿突破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和找矿方向等疑难问题的制约下,找矿突破进展缓慢。为此,青海有色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合作,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平台,以沟里、鄂拉山、多彩等重点勘查区为研究单元,在局内形成了科研为找矿指路、找矿成果进一步丰富成矿理论、新理论再指导找矿突破的科研机制,抽丝剥茧般地让一个个隐伏矿现身。
  在沟里、多彩等老矿区,开展以找矿部署为重点的研究,该局初步查明了赋矿层位、矿化蚀变特征、成矿类型、矿床成因等,对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这些新理论、新认识的指导下,一系列找矿突破相继出现:都兰县沟里地区金资源量由原来的不到10吨上升到113.34吨,还为在东昆仑东段寻找与岩体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提供了重要借鉴;祁连县小沙龙铁矿勘查在前人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小沙龙—大水沟地区铁矿资源远景调查等7个项目累计提交铁矿石量3.39亿吨;鄂拉山口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勘查成因类型上有了新认识,估算铜铅锌资源量26.41万吨。
  在新区多彩整装勘查区,该局重点开展尕龙格玛铜多金属典型矿床的控矿因素专题研究,在控矿因素、矿体展布、找矿标志、成矿模式、找矿方向等多个方面形成了新成果,三江成矿带北段具有找富铜矿也成为业内专家的共识。以这些新研究成果为指导,青海有色在多彩整装勘查区科学部署,累计估算铜铅锌资源量182.54万吨,并在东矿区发现富厚的铜矿体,形成了由预查、普查到详查有序接替的勘查新局面,被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誉为2016年全省最好最大的勘查成果。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