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公司 > >详情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透视

发表时间 :2017-09-18 11:25:23 来源:国土报

  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授予第一批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团队称号的决定》。在这份决定中,“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同时上榜且领军人才被考评为优秀的,全国只有5个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就位列其中。
  在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实施中,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什么能一骑绝尘?
  敢于突破权威的“紧箍咒”
  “我们院有尊重权威但绝不迷信权威的传统。”在谈到目前的创新成绩时,被评为优秀科技领军人才的院长李子颖如是说。
  如何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呢?李子颖用事例进行了说明:我国核地质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草创时完全套用前苏联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标准,接受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当时,前苏联专家根据他们掌握的铀成矿理论和经验判断,花岗岩体内是找不到铀矿的。因此,前苏联专家反复告诫我国第一代核地质工作者,千万别到花岗岩体内找铀。这一告诫作为专家权威意见,在当时是不能随意打破的。可是,按照这一理论,找铀效果并无大的突破。一个偶然的机会,花岗岩体内发现了放射性铀矿化异常。老一代中方铀矿地质工作者坚持评价,终于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广东北部贵东花岗岩体中发现达到工业品位的铀矿床。
  于是,花岗岩中没有铀矿的结论被第一代核地质人打破,且使花岗岩体内铀矿床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铀矿类型,为世界花岗岩铀矿找矿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一代又一代核地研院人发扬“尊重权威但绝不迷信权威”的传统,持续开展了热液成铀理论的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核地研院以优秀领军人才李子颖为代表,创新建立了热点深源热液铀成矿理论,指出铀主要来自深部,提出热液铀成矿的深度可达2~3公里,创新发展了热液铀成矿理论,同时大大拓展了热液铀矿(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的找矿深度,为近年来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热液铀成矿理论的持续创新,在2015年形成了轰动世界的新成果。李子颖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光电能谱方法,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还打破了人类关于自然界没有金属铀的惯常认识。
  在砂岩铀矿成矿理论创新方面,李子颖带领的研究团队也取得一批原创性理论创新成果,其中,建立的砂岩叠合复成因成矿理论,揭示了我国砂岩铀矿多物质来源、多成矿流体、多成矿作用叠合过程,打破了美国等传统卷型砂岩型成矿理论;团队提出的构造活动带砂岩成矿理论,突破了前苏联专家认为在造山构造活动带背景上不能形成砂岩铀矿的认识。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土资源部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该团队先后有5项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找矿成果斩获国家级二等奖、部(省)级一等以上科技成果奖, 6项成果获全国十大地质科学进展。
  准备好科技创新的“米粮仓”
  装备、平台和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是核地研院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核地研院现已发展成为以铀矿地质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拥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环境评价等多种资质。进入新世纪后,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核地研院加强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到目前,已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即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中核集团重点实验室,即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遥感与图像分析技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国际技术联合中心,即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铀矿资源勘查技术和放射性废物技术联合中心。地质分析测试中心完成了由小学生到国际裁判的嬗变,核地分析成为国际、国内天然放射性核素测量参考国际化实验室。流体包裹体实验室发展成为我国唯一开展相关研究的实验室,编制了我国唯一的《矿物流体包裹体温度的测定》标准。团队研发的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仪器,打破了国外对高精尖分析测试仪器的垄断。
  若将科研装备和平台比做科技创新的“利器”,那么国家持续的科研经费资助则是科技创新的“米粮仓”。在国防科工局、国家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基金委等的支持下,该团队人均科研经费每年保持在100万元/年以上。利用这些经费资助,团队深入开展了隐伏反射性矿产探测、深部攻深找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区域成矿预测及成矿机理和找矿模式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取得的理论、技术方法和预测评价等创新成果在铀矿勘查领域及时用于指导生产和推广应用,在我国沉积盆地砂岩铀矿找矿,特别是在伊犁、鄂尔多斯、二连、松辽、准噶尔等盆地找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预测的多片成矿远景区,经钻探等工程验证,发现了重要工业铀矿化,取得了重大铀资源突破。在热液铀矿找矿方面,实现了由以前500米以浅至深部1500米以浅的找矿突破,相山居龙庵、长江、苗儿山铀矿田深部铀矿化的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营造有利科技创新的“小生态”
  这次国土资源部人才决定印发之日,正是我国核地质第一个海外总包项目——沙特阿拉伯王国铀钍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第一阶段结题之时。为了保证在8月20日向沙方移交成果的承诺落实,核地研院科技楼内的灯光连续一周彻夜长明。
  李子颖在担任院长的同时担任该项目负责人。“他每年周末、节假日跑野外的时间加起来都有一两个月。”院总工程师秦明宽说。
  自新世纪以来,核地研院每年都会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需要,从不同的院校吸纳人才,通过科研人才配置的“五湖四海”,营造出“百家争鸣”的科研氛围。
  根据院有关规定,凡在外获得科技成果奖的,除主办单位和上级的奖励外,院还可根据获奖级别给与相应的配套奖励,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鼓励科技致富。
  在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各部委科研项目的同时,核地研院还设立了院内的科研基金,还特别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独立承担科研工作,促使其尽快成长成为课题或项目负责人。2010年进入核地研院该团队的聂江涛博士,一入院就参加了相山深钻科研项目,并负责相关地质研究工作。2013年,当同学在当年十大地质进展中看到他的名字时,无不惊奇万分。至今,他负责或参与的项目经费以千万元计。“压担子”也加速了聂江涛的成长,至今他已获专利2项,成长为核地研院地矿所副所长。
  在核地研院,早已形成了鼓励创新、有利创新的“小生态”。核地研院科研团队和人员爆发出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书写新的辉煌。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