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全国自然资源动态区划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表时间 :2022-07-01 10:45:54 来源:中国矿业网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规划与部署”项目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该项目归属于“自然资源调查与要素综合观测”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负责实施。工程主要目标任务是对自然资源及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立体式地观测研究与系统部署,认识自然资源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自然资源种类、数质量变化对自然资源结构功能的影响,揭示其动因机制及演变规律。
  一是理论研究成果。自然资源动态区划综合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发展预测理论等理论基础,结合新需求,遵循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多尺度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针对多要素、多尺度、多视角下人-自然耦合效应的特征、结构、过程、关系等,同时纳入自然、地理、人文、经济等要素,揭示地表现象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同时归纳综合对自然资源类型及其相互间作用过程的研究。
  二是技术研究成果。自然资源动态区划技术方案遵循“区划需求分析-自然资源大数据库建立-自然资源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分析-区划成果评价与应用”的思路,采取“自上而下”演绎法与“自下而上”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大区在于区分大的区域差异,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法,选取体现地域分异规律的自然资源要素作为指标,数据的尺度随级别的降低而变小,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法来确定宏观大区边界。较低等级的区划,即较小地域单位的区划,以自然资源要素为指标,数据尺度相比高级区划有所降低。同时,采用区划要素定量计算与辅助决策要素定性分析相结合、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相融合等方法,划定我国不同等级的自然资源动态区划。
  三是区划体系建设成果。采用网格法平均划分全国陆地范围,实现了不同等级区划界线的数字化矢量格式表达,突破了行政单元限制,开创了精细数字化区划的先河。采用自然地理分异的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进行逐级区划,数据以大、中尺度为主,初步将全国划分为1-4级。区划的命名是将宏观大区采用四级区划,一级为自然资源大区,以“大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大区”命名;二级为自然资源亚区,以“自然地理位置+地貌形态的组合特征+温湿情况/气候类型+自然资源一级类型+亚区”命名;三级为自然资源地区,以“具体自然地理位置+地貌形态的组合特征+自然资源二级类型+地区”命名;四级为自然资源小区,以“更详细的地理位置名称+地形地貌形成及环境特征+典型地带性植被+小区”命名。
  四是区划成果。完成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一级、二级、三级分区的划定,并形成区划专题数据库、成果报告与相应图件。  (中国矿业报)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