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提质增效是地勘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

发表时间 :2020-07-31 15:41:31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导  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地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提质增效是当前地勘企业的紧迫任务。地勘企业要提质增效,须注重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其方法路径是:(1)从降本增效抓起,强化系统成本控制意识;(2)重视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3)构建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4)加快推动创业创新;(5)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本文引用信息
  祁光舜.提质增效是地勘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33(5):65-6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国有地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也在经历三十多年漫长探索后快速向纵深推进,形成了“事改”“企改”前后关联、任务叠加的“双改革”局面。“事改”即事转企改革方面,中央《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厅字〔2016〕38号)下发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及经营类地勘单位事转企进入最后的倒计时,“百万地质大军”中的绝大多数队伍已经或将陆续转制为国有地勘企业(以下简称“地勘企业”)。“企改”即国企改革方面,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厅字〔2015〕22号)及“1+N”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下发后,国企改革如火如荼,地勘企业恰逢其时,不可能置身局外。面对如此深刻的变革,地勘企业能否尽快与几十年来习惯于在事业体制下的生存方式告别,并以新时代企业的姿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走好,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提质增效是一个紧迫任务。
  1 提质增效对地勘企业的重要意义
  1.1 是有效应对当前形势的需要
  自2012年地勘经济结束“十年黄金期”进入下行通道已近8年,是否见底、何时复苏并不只取决于地勘业本身,也不仅仅与国内地勘业发展条件趋紧相关。就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国际方面,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各种壁垒严重影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引发全球经济发展减速;国内方面,在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加之2020年开年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地勘业恢复性增长的预期并不乐观,这对长期依赖地质勘查安身立命的地勘企业来说,业务供给严重不足,营收总量低位徘徊,经济状况难以改善,企业运行难度加大。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地勘企业唯有提质增效、强身健体才能为攻坚克难创造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即将出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其中,要把强化财务硬约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作为重点,这对国有企业来说,既是推进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由此,提质增效成为地勘企业贯彻落实这些要求的应有之义。
  1.2 是立足市场的需要
  对地勘企业而言,能否在市场立足,是转企后首先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毋庸讳言,大部分地勘企业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先天不足,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仅就地勘延伸业市场来看,与“中”字头的大集团或一些民营企业相比,地勘企业原有的一些优势也正在失去,比如,在工程建设领域,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垄断竞争格局日益加剧;在工程勘察领域,领先企业已经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及人工智能等方向延伸,地勘企业在这方面还未起步;即便是传统的地质勘查市场,随着地质勘查资质的取消,地勘企业也优势不再。这些问题虽然有历史的原因,但都需要由现今的地勘企业来面对和解决,在其他要素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提质增效对冲劣势、抢占市场应该是一个较优选项。
  1.3 是长远发展的需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地勘体制改革也不例外。仅就转企改制后从事生产经营的地勘企业来说(从数量和队伍规模这是绝大多数),等待了几十年的事转企“靴子”终于落地,如果说我们过去期待着若干个美好的选项,那么现在这个选项确定了:把企业发展好!怎么才算好,可以有很多参照系,但地勘企业作为国企,首先要与央企对标,因为央企是国企的排头兵,地勘企业在各方面与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提出,为引导中央企业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提质增效为抓手,突出对“两利三率”指标的考核,着力实现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这是中央企业经营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其意义和影响广泛而深远,地勘企业要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审视自身发展的历史方位,把提质增效作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牢牢抓住。
  2 地勘企业提质增效的方法路径
  2.1 从降本增效抓起
  对于地勘企业而言,虽然这个话题并不新鲜,但在现时条件下抓企业降本增效与过去事业体制下抓降本增效,在理念、方法、路径上有很大不同。作为现今的地勘企业,必须从企业价值观出发,树立战略成本理念,更加关注营收利润率水平,从整体与长远发展视角对项目投资、市场经营、生产组织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控,强化系统成本控制意识,推行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在目标成本管理上,要有对标意识,按同行业先进标准确定本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标准。要高度重视资金管理,认真分析各类业务投入产出比,下大力气提升工程施工类项目的利润贡献,确保稳定的现金流入。要改变事业体制下月月有钱到账的惯性思维,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企业总部层级资金统一集中管理调度,提高资金周转率,千方百计降低财务成本。
  2.2 重视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
  事业体制下的地勘单位,内部资源配置是以管理服务为导向,很难适应转企后需求,地勘企业需要以经营为导向,从治理结构、人财物及技术、市场经营、企业文化等方面整合内部资源,整顿处理低效资产,调整优化业务板块,提高企业协同绩效。同时,要强化集团经营管控能力,把战略管理、资本运作、财务控制等方面的功能赋予母公司,以引领企业整体优势的发挥。高度重视供应链合作管理,培育和优选上游供应商,推进横向联合和纵向供应链整合,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要摒弃地勘事业体制下的采购理念和方式,建立规范有效的集中采购业务体系,积极利用第三方物流,降低采购及物流成本。
  2.3 构建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
  大多数地勘单位经过多年来“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内部运行机制较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相比,与市场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内部经营机制,在对市场信息的接受、反馈上,在效率、效益的创造与激励上,还有很多不适应甚至落后的地方。因此,要根据企业实际和业务特点,大力构建企业运营体系,探索引入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传导市场压力,激发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比如,组建小型化、扁平化的项目部等内部市场化经营主体,赋予相应的责、权、利,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建设与内部市场交易、核算、考核、分配等业务相配套的信息系统,确保内部市场化经营有效运转。
  2.4 加快推动创业创新
  地勘单位事转企改革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组成部分,对干部职工而言,不但是其身份由“事业人”向“企业人”的转变,而且也是职业角色由“干事”到“创业”的转变。在当今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引领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现实,地勘企业要紧紧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培育内部创新体系,想方设法降低员工创业门槛,通过推进企业资源平台化、开放化,推动员工深度参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激发每个员工的创业创新精神,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比如,针对地勘主业中的主专业,探索搭建地质专家工作室等创业创新平台,全流程帮助专业技术人员便捷创业,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再比如,有条件的企业可探索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地质云”开放式平台,通过共享资源、组建联盟、投资合作等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服务,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一些由物探、测绘专业延伸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企业,还可结合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研发设计、技术支持、战略咨询等上游技术服务。无论哪种地勘企业,都要高度重视推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技术平台,最大程度地挖掘出这方面的潜力。
  2.5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在有效接续地勘主业已有质量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与市场接轨、涵盖生产经营全域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设计、施工、成果提交等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持续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为企业提质增效奠定可靠基础。地勘单位大多都是在建国后陆续组建的“老单位”,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当地和特定的行业、区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品牌建设上有“老本”可吃,但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认同感,还不能坐吃山空,要按照企业发展需求,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战略规划制定和实施,围绕生产经营全过程,打造技术、创新、标准、品牌一体化全链条,不断赋予“老牌子”新内涵、新使命,提升品牌附加值,将品牌效应转化为企业效益。
  3 地勘企业提质增效的措施保障
  3.1 注重战略管理
  战略引领方向、决定出路,地勘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抓好战略管理,这是提质增效的根本前提。在转企初期还未形成战略管理职能的情况下,要发挥企业领导层的引领带动作用,密切关注经济形势与产业政策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条件下跨界融合加速、传统地勘业低迷、矿业市场买方优势增强、共享协作经济兴起等重大变化,根据自身条件,把战略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把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需求,加快推动战略转型。比如,实施跨界融合战略,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矿产需求,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新需求,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等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挖掘和创造新的需求和价值,等等。
  3.2 注重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正处在转企适应期的地勘企业而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新课题,也是确保提质增效取得实实在在成果必须解决好的难题。因为,在不少地勘企业,包括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些企业,预算管理的价值观还末普遍形成,导致预算管理有名无实。现代企业预算的核心要求是将企业的人、财、物全部纳入预算,强化预算全过程控制和刚性约束,通过预算管理,使企业收入、支出、利润等各项指标在可控状态下达到预期目标,效率价值最终体现为物质成果。这一点恰恰没有被地勘企业所充分认识,依赖于上级下达指标或“干到哪算哪”的习惯根深蒂固,或虽有预算但不去严格执行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地勘企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把财务监督和绩效考核作为预算管理的必备手段,根绝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两张皮”、预算执行与奖优罚劣脱节的现象。要强化预算及经营业绩考核的严肃性,坚持以预算为依据,“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使预算及经营业绩考核真正起到激发企业家和全体职工奋斗精神的作用,促进预算目标落实落地,这是提质增效的动力源泉。
  3.3 注重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防控事关提质增效成败。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小到带来经济损失,大到带来灭顶之灾,这与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完全不同,地勘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当前,对地勘企业来说,要把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经营战略的不适应性、运营操作的不当性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列为首要关注内容,并围绕风险防范启动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前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等。二是突出重点风险管控。重点预防和控制企业战略、财务、产品、市场、运营、法律等方面的风险。高度重视专项风险防控,针对现金流、安全环保、投资融资、企业形象等重点领域风险建立专项防控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着力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把风险管理的流程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培养管理层“风险偏好”,帮助广大职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形成企业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地勘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功能定位,决定了提质增效对国有地勘单位来说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地勘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地勘体制改革成果、做强做优做大地勘经济、更好履行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特殊使命的高度,把提质增效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紧迫任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找准制约提质增效的短板和瓶颈问题,以降本增效、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打造品牌为路径,以战略规划、预算控制、风险防控为保障,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努力实现提升发展质量、增加效益的目标,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