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把握新机遇的新内涵——从全国两会看有色行业发展

发表时间 :2019-03-05 09:54:43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3月的北京,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带着职责使命,观大势、看全局,肩负人民期待,谋良策、出实招,共商新时代改革发展大计。
  全国两会作为融通交流的平台,是从世界看中国、从当下看未来的重要窗口。2018年,我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表示,一年来,人民政协聚焦中心任务,紧扣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强化基础研究、促进重大原始创新和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组织调研视察,召开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协商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其中,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制造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弱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应对风险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此形势下,有色人须认清时与势,应对艰与险,方能把握住新机遇的新内涵。
  注重生态文明
  有色也能绿色
  2018年,为进一步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要求,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坚决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
  众所周知,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评价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反映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其实,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环境治理有利于创造更加健康、公平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守科研初心
  建设科技强国
  当前,我国迎来又一个历史性交汇期,科学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一些前沿方向进入并行乃至领跑阶段。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有色行业有10项成果获奖。一直以来,有色行业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开展行业核心技术研发。有色行业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激发行业发展活力,把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建设推向新高度。
  培育大国工匠
  弘扬工匠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培育造就更多的工匠人才,“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获奖的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包括:我国深部地质找矿钻探领跑者、高级工程师朱恒银;焊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能专家高凤林;破解“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核心技术难题的焊工李万君;为“嫦娥探月”组配高精度射电望远镜的钳工夏立;核燃料修复师乔素凯;年仅29岁的国防军工行业新一代技术工人陈行行等人。
  目前,我国技术工人约有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只有4700多万人,仅占产业工人的2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0多年前就开始出现的“技工荒”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我国技术工人求人倍率超过1.5,高级技工求人倍率高达2.0,供不应求现象十分突出,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技术工人短缺、高技能领军人才匮乏的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瓶颈。因此,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的一年。如何促进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治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几方面而已。有色人将不负这大好春光,借着全国两会的东风,踏着春天的脚步继续前进,为中国梦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