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聚焦开放“新格局”: 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亮点纷呈

发表时间 :2018-10-26 14:18:16 来源:人民政协报

  10月18日到20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举办。来自全世界6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余名代表参会。
  历经20年发展,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矿业领域国际盛会。本届大会以“开放新格局、合作新模式”为主题,把“一带一路”矿业国际产能合作为切入点,60场不同主题的高峰论坛围绕矿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同时,3万平方米的矿业展览会吸引众多国内外矿业合作项目展览洽谈,有效促进了国内外矿业企业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
  本届大会有哪些亮点?作出哪些判断?在新的时期中国矿业将如何发展?围绕这些议题,与会专家畅所欲言。
  改革开放
  成就中国矿业企业
  “应该说,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矿业企业。”在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主题论坛上,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发言一开始就这样表述。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提起这个时间节点,陈景河感慨万千。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金属消费量占全球5%以下;而如今,已经达到了50%左右,是中国需求创造了基本金属的超低周期。”回顾紫金矿业过去25年的发展,陈景河认为,紫金矿业在无资金、无人才的条件下,凭借一些年轻、富有思想的创业者,正是借助改革开放的大势及大宗商品超低周期,成就了今天的紫金矿业。
  紫金矿业只是中国矿业企业快速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矿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装备。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渤海海上石油国际合作勘查开发开始,通过引进外资,积极开发矿产资源,既满足了国内快速工业化对矿产品的需求,也实现了部分矿种出口创汇,奠定了工业现代化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矿产品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中资矿业企业海外矿业项目投资、并购日益活跃,在补充中国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得益于中国的贡献。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地质勘查投资782.85亿元。煤炭、石油、锰矿、金矿、石墨等42种重要矿产资源查明储量增长。黄金等10种重要有色金属矿种产量继续居世界首位。
  不过,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陈景河指出,虽然中国是全球矿产品消费超级大国,但是目前在矿产品价格方面并没有话语权。“主要是因为中国公司控制进出口矿产资源容量比较小,矿山产量比较低,开采成本相对比较高,绝大部分矿产品自给力低于30%,高度依赖海外市场。”
  “但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陈景河认为,这就需要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要形成有利于矿业企业走出去的环境,为矿业企业开辟国际化绿色通道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他建议,要分析认识矿业基础性地位,更加客观科学地看待矿业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矿业可以实现与环境保护的相对统一。一方面,矿业企业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安全等方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另一方面,矿业法规应根据新时代改革的要求和矿业行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修订。除了加强安全和环保等要求外,进一步减少政府审批,强化市场机制,尤其是要保障地质勘察投入及矿山资产法律的潜力。”
  智能化
  将成矿业增效“催化剂”
  矿业,不仅是一个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的“三高”行业;也是一个链条长、区域广、波动大的广阔领域。经历了多年的低迷之后,如何在当今时代通过“互联网﹢”来焕发行业青春,通过“大数据”来创造行业价值,是行业面临的迫切挑战。
  目前全球进入了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矿产品价格仍然相对处于低位,矿业开采难度加大,从业人才短缺,人力成本攀升,安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等因素,矿业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全球矿业正经历一场新的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矿山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全球矿业全面进入以资源全球化配置为基础,以企业国际化经营为保障,以跨国合作为智能手段,以绿色、生态智能和谐为目标的全新历史阶段。”北京矿冶科技集团公司智能矿山中心主任张元生在矿业大会上表示,发展智能化乃至无人化采矿技术,革新矿山开采模式,减少井下人员的数量,是中国矿业的必由之路,也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资料显示,西方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自动化、数字化的智能开采技术。为取得在采矿工业中的竞争优势,瑞典、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曾先后制定了“智能化矿山”和“无人化矿山”的发展规划,在自动开矿、自动化系统建设方面已经达到了先进的阶段。
  波士顿咨询公司数据显示,矿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让勘矿成功率提高25%、矿山运量提高23%、利用预见性维护提升运输卡车可用性15%。
  可见,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矿业企业实现增效降费的“催化剂”。
  山东黄金集团执行董事王立君介绍,国内矿业的智能化转型是从2000年前后才开始起步,在国家项目支持下,眼下国内部分大中型矿山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数据智能首席科学家胡立舜提醒:“虽然很多企业引入了一些智能化设备,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展示。真正用于决策的数据非常少,并没有把数据价值挖掘出来。”
  针对这种情况,阿里云提出了“工业大脑”概念。把数据全部集中起来,通过数据平台、“工业大脑”进行建模分析,最后反馈给矿产企业,满足企业所要求的改善建议。
  在本次大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研发的“地质云2.0”也正式上线。它实现了地调局所属全部29个单位的全覆盖,构建了12类数据库及8大类地质信息产品体系,包括基础地质、区域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物化遥勘查、地质矿产、海洋地质等。
  “希望未来以“地质云”建设为核心,加强调查监测数据的及时汇聚,深度挖掘开发地质资料,研发地质分析评价系统,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带一路”
  为矿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逆的,在新的发展时期催生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是新时代的要求,更是有志向和有作为企业的主动抉择。”陈景河说出了与会者的心声。
  在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健看来,“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提升矿产资源的需求。“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促进亚欧非大陆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和中长期发展;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属矿业领域有独特发展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未来这一区域必将在全球矿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亚雄指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5年来,中国的地学优势、矿产资源发展经验正与沿线国家不断实现精准对接、优势互补,将合作从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这些判断得到了国际参会者的共鸣。
  “阿富汗拥有超过1400种的矿物储藏。其中,潜藏石油有36.22亿桶,潜在天然气贮藏量预计有28亿桶油当量,铜储藏量达7000万吨,铁资源量有数十亿吨,还有非常多高质量的宝石贮藏。”阿富汗矿业石油部司长萨米·卡尔·穆罕默德表示,阿富汗特别希望引进、吸收中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与萨米·卡尔·穆罕默德一样,蒙古国家矿业与重工业部地质学家普瑞苏瑞·撒诺格尔表示:“矿业的发展对于蒙古非常重要,为促进矿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蒙古进行了多类型的地质勘查并获得了基本的数据,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并大力开展涉矿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期待未来能与中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数据显示,5年来,“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领域关键项目和示范性工程纷纷落地生根。据悉,自然资源部及部所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分别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签署了地学领域谅解备忘录,项目合作协议及意向书近40余份,实施合作项目近50项。
  权威声音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
  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矿业合作新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继续推动矿业领域的投资便利化、管理现代化、贸易自由化,促成矿业发展开放新格局。”在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表示。
  据凌月明介绍,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矿产品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中资矿业企业海外矿业项目投资、并购日益活跃,在补充中国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进一步促成矿业开放新格局,凌月明指出,中国正在优化环境、健全体制、提档升级、科技领军等方面发力。
  具体来说,为推动矿业发展,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数据显示,目前已合并取消了近8成与矿业权审批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探索下放矿业权审批权限,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勘査开发领域的营商环境,推动管理流程规范化、信息透明化。
  据透露,今年11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涉及多种非金属、稀土等矿种。
  在健全体制方面,凌月明表示,中国将建立资源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制度,建设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在提档升级方面,中国将重塑矿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好地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凌月明提出,要调查先行,科学评价环境承载力;生态优先,有序退出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多措并举,推进绿色勘查、创建绿色矿山,最大限度地使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在提供地矿未来发展新动能方面,据透露,我国正推进面向2030年的“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计划,深入开展基础地质找矿理论研究。目前,“松科二井”钻透7018米深部地层,获得了目前最完整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遥感和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凌月明呼吁,各国未来应加强信息沟通,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提升全球资源治理能力;各国政府和矿业界要注重公平与责任,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从资源的可持续和绿色开发中受益。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