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两快三高”提升城市地质工作服务水平

发表时间 :2018-04-17 10:11:04 来源: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万顺

  未来10~15年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地质)、经济和社会三大因素之间的关系逐渐复杂,影响城市发展和城市地质安全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特征更加突出。其中,人口增长过快属于社会因素,中心城区功能过度集中属于经济因素;而资源能源禀赋不足、环境形势严峻属于自然(地质)因素范畴,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有必要从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地质)因素角度,科学诊断大城市病的“病因”,提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治方案。
  城市地质安全风险的“VUCA”现象
  以北京市为例,土地、水、能源及地下空间等战略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北京市产生“大城市病”的根源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过快、中心区域功能过度集中、资源能源禀赋不足、环境形势严峻,其中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及垃圾处理、水环境治理形势不容乐观(自然因素),而这些都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密切相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总体上看,北京产生“大城市病”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自然因素也很重要。研究和解决自然因素方面的问题,对缓解北京“大城市病”,促进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战略资源(能源)的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称之为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地质条件的约束性,土地、水、能源及地下空间等战略资源的保障能力,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则是制约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纵观这些综合因素,有的地区地质条件适宜性好,战略资源保障能力强,环境承载能力强,而有的地区则是其中一项或者两项合格。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问题称为城市地质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严重影响到城市运行,诱发“大城市病”,这种风险称之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未来10~15年城市范围内的地质、资源、环境三大因素交织、混杂在一起,使城市地质安全风险具有明显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四种特性称为“VUCA”环境或现象,其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地质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城市地质安全风险“VUCA”环境中,其易变性是指产生城市地质安全风险的因素有可能是地质因素,也有可能是资源因素或环境因素;今年是资源因素,明年就有可能是环境因素。不确定性是指城市地质安全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可能造成经济问题,也可能造成社会问题。复杂性是指产生城市地质安全风险原因的复杂性,地质、资源和环境因素间的关系无法用简单的定量化表述,可能是一二种,也可能是多种综合因素。模糊性是指对每个因素的认知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和其他因素相互交织、相互混杂、相互影响,从而诱发“大城市病”。
  城市地质工作战略目标的调整
  面对未来10~15年城市发展和城市地质安全风险的“VUCA”环境,城市地质工作战略的目标必须由过去10年的 “以调查评价城市地质安全问题为中心”转为 “以管控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为中心”。
  以北京地区为例,面对未来10~15年城市发展和城市地质安全的“VUCA”环境,需要以主动变革的思路,研究构思北京地区城市地质工作。要从封闭式的市域规划理念转为开放性的国家战略规划理念和相邻区域规划协同发展理念。既要研究北京市总体发展规划(2016-2035),又要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雄安新区总体发展规划等。具体到北京城市地质工作,需要研究编制“北京建设地质响应计划”“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响应计划”等,需要在新机场、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场馆和环球影城建设等重大项目中快速反应、精于创新。同时,在建设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立“e地质”网站基础上,科学制定未来10~15年“VUCA”环境下城市地质安全风险管控战略,有效管控首都城市地质安全风险,加快“大城市病”防治步伐,有力支撑京津冀区域城市协同发展。
  规划具体实施中,要紧盯人居、空气、饮用水和固体废弃物安全四大挑战,优先在交通、生态环境、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领域实施,把握好城市规划布局、工程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其中,在城市运行阶段,交通方面开展交通沿线影响运行安全的活动断裂、地面沉降、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确保交通运行安全;生态环保方面开展地面沉降,水、土地质环境,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影响以及突发地质灾害等监测和预警预报,开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减轻大气污染等。此外,建立完善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对影响城市安全运行的地质问题开展动态监测,为政府决策及应急处置提供支撑。
  “两快三高”适应城市发展新需要
  近10年来,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总体上属于城市地质工作理论创新和城市重大地质问题调查评价时期,取得了以下明显成效:创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创立了浅层地温能地质学理论体系;构建了城市地质调查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找准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地质问题;完成了一系列城市重点建设区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和重要战略资源勘查评价工作;开展了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未来10~15年,城市地质工作必须实施“两快三高”战略,支撑“大城市病”防治和区域城市协调发展。“两快三高”是指加快“高智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步伐,加快“高精度”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步伐;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城市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提高地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融合”程度,提高广大市民参与和共享地质成果的方便程度。
  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突出“监测”和“预警”特点,加快“高智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模式由问题推动型向理念发展型转变,工作方式由调查评价型向监测预警型转变,建设“高智能”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城市发展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筑牢生态地质安全屏障。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市地质数据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由原来的信息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通过子系统间的高度融合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如: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系统的GPS数据可用于城市活动断裂监测预警,能够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率;地下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也将实现数据实时、自动采集,降低技术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
  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强化“综合”和“精度”意识,加快“高精度”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步伐。统筹协调“水、工、环”等地质条件的制约因素,实现城市地质工作由“低精度”的水工环“单项”适宜性评价转变为“高精度”的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以往的“低精度”的水工环“单项”适宜性评价,以比例尺1∶5万和1∶10万为主,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而“高精度”的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可按不同需求开展不同精度调查工作,但比例尺须大于1∶2.5万,以满足规划建设部门的需要。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树立“低碳”和“循环”观念,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城市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从勘查开发“传统能源”转为勘查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动城市低碳循环发展。随着城市传统能源的枯竭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勘查开发意义重大,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可有效缓解能源、环境危机。围绕城市重大建设工程,率先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低碳”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将来城市能源供给的主流,地热“两能”的勘查开发将成为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
  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淡化“地质色彩”,提高地质工作与其他工作融合程度。城市地质工作内容正在向多目标、多参数转化,支撑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从原来的单一支撑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扩展到规划、水务、城建、环保、农林、发改、交通、能源、人防等领域。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淡化“ 地质色彩”,促进“地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高度融合,实现城市地质工作由地质部门的“孤军作战”向与其他部门合作共为的“联合作战”转变,促进地质工作融入到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广“互联网+地质”模式,提高广大市民参与和共享地质成果的方便程度。推广使用“互联网+地质”的成果应用方式,建立“e地质”网站和基于网络的地质数据采集团队。广大市民可以通过下载“e地质”App直接获取出行、旅游沿途的地质遗迹情况,查询沿途及目的地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应急避险路线,提高广大市民参与和共享地质灾害群防群策与专业监测成果,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目的,真正让群众共享地质成果。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