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各省地勘单位如何在改革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发表时间 :2018-04-12 15:34:36 来源:矿业报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面拉开了机构改革的大幕。这次改革,力度之大、所涉范围之广,出乎预料,前所未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将对地质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关系到对公益性地勘单位的准确定位。
  改革凸显对公益性地勘单位的支撑保障需求
  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对新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等新思想和新部署的具体落实,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从国务院新的组成机构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防灾减灾救灾等管理工作进一步协调统一,得到强化。这些新组建的部门均需要公益性地勘单位发挥积极作用,从大地质工作范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分类改革后,各省公益性地勘单位一直在主动拓展公益服务职能,但成效不是很理想。分析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在统一自然资源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机构设置还不完善,政府对公益性地勘单位除在能源资源外,对其他方面的支撑保障需求还不强烈。
  这次机构改革,国务院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这意味着,自然资源部必须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自然资源的状况,对土地、矿产、水、海洋、林业、草原等自然资源将统一进行调查,力度会不断加大,客观上需要公益性地勘单位做更多的工作,随着省级机构改革,各省公益性地勘单位的职能将会更加明确。另外,各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所承担的地下水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职责,由省级组建的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相应部门统一管理后,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改革势必推动公益性地勘单位的调整重组步伐
  地勘单位属地化至今将近20年,大多数省份的地勘单位在规模、构成、分布及管理体制上都没有大的改变,地矿、煤田、冶金甚至建材、核工业等多支地勘队伍并存。从地勘单位的分类情况看,90%以上被列入公益类,尽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地质工作有着更加广泛、更高质量的需求,但各省公益性地勘队伍整体上还存在规模偏大、分布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各省公益类地勘单位来说,也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与政府机构改革相适应,切实承担好公益服务职能。
  根据改革重在强调优化协同高效的基本思路,针对各省公益性地勘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省级机构改革中:
  1.有可能进一步明确一类、二类地勘单位的发展方向
  对省属各地勘局分类进行整合,组建省地质局或地质调查局,统一对一类地勘单位进行管理,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
  2.有可能调整优化公益一类基层地勘单位在全省的布局
  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这些部门的重要性来看,地市以至县级政府都会相应组建这些部门,让每一个地级市都有一支纯公益性地勘队伍为这些部门提供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3.有可能改变现行管理体制
  将各地勘局或者新组建的省地质局(省地质调查局)划归省自然资源厅管理,建立各地市主管部门与所在地公益性地勘队伍的业务领导关系。
  改革中影响对公益性地勘单位准确定位的因素
  发挥公益性地勘单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从之前各省对地勘单位的分类情况看,有的分类结果与客观实际的需要是不相符的,甚至有的走入两个极端。其中的原因,以及分类后出现的新情况,在这次省级机构改革中,都将对进一步准确定位公益性地勘单位产生重要影响,不能忽视。
  1.缺少必要的顶层设计和指导
  更高站位、更具全局、更着眼于长远的安排能明确方向,避免无序,守住底线。各省地勘单位面对改革,都会正确看待、理性对待,但一些合理的意见建议往往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论是分类改革,还是接下来的省级机构改革,国家主管部门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必要的指导至关重要。
  2.地质工作还未被全面认识
  长期以来,地勘单位存在相对自我封闭的特性,对外宣传不够,影响力不强,往往一件事情、一项成果在行业内搞得很热闹,但在社会上却很少有人知道。至今,除主管部门外,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地勘单位的认识还停留在只会找矿上。在省级机构改革中,让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了解地勘单位的能力和可以发挥的作用,是一件迫切要做的工作。
  3.并存的地勘单位很难协调一致
  在改革面前,级别相同、方法技术相似、业务范围相近,同为省政府管理的地矿、煤田、冶金等地勘单位,都会从自身发展去考虑问题,争取有利位置。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省并存的地勘局之间的利益调和难度越来越大,很可能干扰到省政府对现有公益性地勘单位的定位,所以要避免造成另起炉灶,重新组建新队伍的情况发生。
  4.一类地勘单位与公益性的要求还有差距
  “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管理模式在地勘单位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分类后,一类地勘单位有全额的财政经费保障,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提供公益服务上,但目前大多从思想认识、内部管理等方面还未完全转变过来,有的要么觉得动力不足,不愿做事,有的要么还想两者兼得,热衷于市场创收。面对机构改革,这种状况应尽快改变。
  改革需要公益性地勘单位在主动作为中求有位
  这次机构改革,是地勘单位在属地化管理、事业单位分类后需要面对的又一次考验,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好事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公益性地勘单位要上下共同努力,研究吃透《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精神,力争从制度上进一步把自身的定位、职责明确下来,为发挥支撑保障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1.中国地调局要引领示范
  针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这些部门需要做哪些地质工作,对公益性地勘队伍的规模、构成等有什么样的要求等问题,中国地调局应尽快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同时争取进一步完善定位、职责,为各省提供参考和依据。
  2.各省地勘局要主动对接
  在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制订过程中,省属各地勘局之间要加强沟通,尽可能形成统一认识,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主动向有关部门推介,把公益性地勘单位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讲清讲透。要针对新需求,开展战略研究,搭建服务平台,尽快在点上取得突破,获得认可。要主动进行队伍的整合重组,优化布局,加强与地市级政府的合作。
  3.公益性队伍要加快转型
  特别是一类基层地勘单位,要切实树立起公益服务的理念,把增强公益服务能力作为首要任务。要围绕履行公益职能调整内设机构、完善绩效考核,重塑运行管理模式。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方法技术创新。
  4.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地勘系统的院士、专家、学者和领导们要主动为新时代的地质工作鼓与呼;要加大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全社会对地质工作、地勘单位的认识程度,引发共鸣;广大地质人要努力弘扬“三光荣精神”,诚信敬业,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
  新时代的地质工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舞台,对公益性地勘单位来说,有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但这个位要靠主动作为才能得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正在蹄疾步稳、紧凑有序地推进,公益性地勘单位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经得住考验,抓得住机会。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