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2017中国探矿者年会:改革转型仍是应对挑战的妙棋

发表时间 :2017-07-05 10:10:03 来源:中国矿业报

  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探矿者年会上,参加地勘单位改革与转型分论坛的人最多,欲参加论坛的代表们都排到了门外。
  地勘单位改革与转型,不仅关乎地勘单位的发展,更与身在地勘单位的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是热点话题,关注度自然也高。
  挑战前所未有“与以往不同,如今地勘单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将倒逼地勘单位加快改革进程。”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早期勘查项目因为风险高、周期长,资源储量不明朗,风险投资并不愿意投资。但这时正是地勘项目最需要资金的时候。随着后期勘查的深入,资源量越来越清楚,如果资源禀赋好,地勘单位手握这样的项目,不愁找不到资金,也就不再那么渴望风险投资了。
  “矿产资源勘查属于风险投资。行业平均成功率仅为3%~5%,平均投资周期17年左右,平均投资回报15倍左右。”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表示,矿产资源勘查周期长、投资多,不同于一般风险投资,很难依靠个人和单一企业来持续保障投资、承担风险。与此同时,我国矿产勘查企业无法上市,找矿勘查融资难。缺乏持续稳定投资,找矿投资难以为继。”
  另有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不仅地勘单位面临巨大风险,相关人员也存在着巨大从业风险。因为是投资风险就意味着会有失败。应该允许失败,不能将失败等同于失误而被问责。
  相对国有地勘单位,民营地勘查单位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论坛期间,一家民营地勘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前不久将一个矿业权无条件转让给了国内一知名矿业企业。“无条件就是一分钱不收。这不是天方夜谭,因为维护成本很高。”这位负责人坦言。
  除此之外,一些基层地勘工作人员反映:“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对此地勘单位坚决拥护。但是,有的地方因为保护区有补贴,划入保护区的面积很大,一些地勘单位甚至被明确告知,保护区内不准勘探,保护区外也不准勘探。”
  对此,有业内人士质疑:“保护区的规划范围是否科学合理?如何让现行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好,不走样?”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公益一类地勘单位的职责就是基础地调,其中包括摸清家底,做好战略储备。那么保护区的资源情况是否还需要摸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在论坛上介绍,目前国有地勘队伍有30多万人,直属中央的6万多人,属地化的近28万人,绝大部分队伍拿不到矿权,也无资本找矿开矿,基本上是承担国家与地方政府项目及为矿山企业打工服务。由于矿业不景气,地质项目减少,不少队伍维持生存都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国有地勘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的条件很差。
  相对国有地勘查单位,此次参会的民营地勘单位代表——西凯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韩冰坦言:“民营地勘企业在夹缝中生存更为艰难,全是眼泪。”
  面对种种挑战和压力,业内人士直言“地勘单位是弱势群体,形势紧迫,时不我待。地勘单位必须加快推进改革步伐。
  体制改革历经波折其实,地勘单位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当中,可谓历经波折。
  陈毓川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地质工作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改革就开始启动。改革的实质是地质工作实现分体运行:公益性、战略性的地质工作由国家实施;商业性包括矿产勘查由市场为主运作,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地勘单位要企业化。原地质矿产部的体制改革1994年8月获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的批示,到1995年成立了地质调查局和集团总公司筹备组。1997年已制定具体改革方案,后因地矿部撤销而未实施。
  “工业部门的地勘单位在1983年由石油部改变为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从冶金部分出的有色金属部分,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改为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原部属地勘队伍均归入各总公司。”陈毓川说,“石油部门的40多万地勘队伍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化,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国家给其探矿权,还给了探矿经费和探矿成果,总公司从1988年开始从开发利润中提取勘查经费,后实现了公司自筹勘查经费。其他总公司还是采取勘查开发分离,勘查靠国家,改革靠地勘单位自身多种经营的途径,进展很慢,困难重重。”
  陈毓川指出,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后,加大了地勘队伍体改力度。特别是2011年中央发布了分类推进改革指导意见。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方敏表示,按照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2015年底要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截至2016年底,有的省区没有完成分类。这也说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难度大。因为直接影响后面的薪酬、社保、财政投入等多方面的机制创新。其中,分类标准和界限模糊是症结所在。
  据介绍,全国已有北京等21省(区、市)完成分类,分类方案已得到省(区、市)编办的批复。黑龙江、四川、云南、甘肃4个省部分单位未完成分类。如黑龙江省有色局及煤田局、四川省地勘局、甘肃地勘局有7家单位另行批复,云南地勘局大多数暂定为公益二类。吉林、内蒙古、江苏、广西、青海5个省区未完成分类。
  “以全国属地化管理的地矿局(地勘局)为例,从24 个局的446 家单位(包括局机关)完成分类情况看,公益类单位比重为88%(公益一类占29%,公益二类占59%),生产经营类为12%。”方敏说,“公益一类比例高的是河北、宁夏、浙江,占比40%左右;公益二类比例高的是黑龙江、山东、山西、甘肃、湖南、重庆、贵州、福建,多数超过50%。”
  业内遗憾错失改革时机至今,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历程已达30多年,多名业内人士均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其中的遗憾,流露了惋惜之意。其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如果地勘单位改革在矿业发展的黄金期进行,那时地勘单位受矿业大发展的带动,项目多到干不完,效益也颇丰,有雄厚的资金作底,如果那时进行地勘单位体改相对更容易。但是近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矿业下行,连累地勘经济低迷,很多地勘单位经济困顿,甚至有的连发工资都困难,这时进行地勘单位改革,难度无疑大为增加。
  在2017中国探矿者年会上,只有有关领导才能参加的“闭门会议”,研讨的也是地勘单位改革的问题及其对策。
  王东生认为,我国地勘主要队伍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错失了矿业繁荣孕育的一次最佳转型改革机遇。
  而有的业内人士认为,此一时彼一时,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地勘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活都干不完,钱也赚不完,日子很好过,怎么会想到改革。近几年形势越发严峻,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这是形势倒逼改革。
  无论持哪一种观点,他们都迫切希望通过改革转型找到出路。
  加强顶层设计统一部署针对当前形势,陈毓川对地质工作与国有地勘单位队伍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国家对地质工作的领导。地质工作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作,涉及多方面工作,需要国家统一规划、计划、组织领导。二是适当调整国家地质工作重大政策和加大地质工作强度,适应国家需求。国家地质工作不仅进行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亦需要进行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从国家实际需要角度出发进行安排。建立国家矿产勘查风险基金(国内外)支持社会企事业单位参与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更好地配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署。同时,加快建立矿产勘查市场,组织矿产勘查公司入市,融获社会资金进行勘查工作。
  他还建议有效推进国有地勘队伍体制改革,队伍的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这支找矿功勋队伍是中央各部所建,其改革需要中央的统一设计,制订统一最佳的改革方案。在目前体改的关键期,国家组织专门机构,汇总、分析研究全国地勘队伍体改状况,研究确定下一阶段体改总体方案,制定推进企业化改革的各项政策,统一领导或具体指导、协调这支功勋队伍的体改工作。
  陈毓川表示,国有地勘队伍体改的最终目标是分为三支队伍。一支是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战略性矿产调查勘查队伍,属事业单位,为中央、地方地质队伍,由中央、地方财政出资,为公益一类单位;另一支属于矿业界的地质勘查公司、矿业开发公司、矿业中介服务公司等,为企业。企业化过程中国家财政给予必要的资本金及有关政策,通过不同形式切实得到落实;第三支是兼顾前两支队伍的工作内容,中央与地方财政部分拨款,目前称之为“公益二类单位”。同时,体改实施方案应充分考虑现有实际情况及基础,采取相对可行有效方案。
  他认为,陕西省采取的以省内地勘局为整体的企业化型式值得借鉴。政府对企业化单位的国家事业费采取老人老办法,并给予支持政策,经2009年至今各单位集团公司艰苦奋斗,取得较大进展,企业化程度大为提高,各单位运行及经济状况稳定增长。总的来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陈毓川谈到,当年,对国有地勘单位油气地勘队伍企业化,国家给予了政策支持,给矿权、给找矿资金、给找矿成果及新建矿山基建费;对“人头费”保持“老人老办法”,并支持退休职工进入社会保险系统。目前,也应对拟定实行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考虑到找矿开发周期较长,企业化改革的时限建议以十年为期。
  王东生认为,我国地勘队伍仅依靠划归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还远远不够转型商业勘查,企业化发展是国内多数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方向。发展我国商业勘查,国家必须解决政策层面的问题。同时,地勘单位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和习惯,根据商业勘查投资规律引导商业勘查成功。
  他建议,借鉴成熟的国际市场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尽快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努力营造适合商业勘查投资多元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是艰难的破冰之旅,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本报记者总结了论坛及会议间隙业内人士的主要观点,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地勘单位自己要强身健体,将自己变得更强大;二是在体制改革的关键期,所在地的省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以此为契机,让地勘单位走上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是加强顶层设计。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