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我国地质调查工作2016年回顾及2017年部署

发表时间 :2017-02-27 09:18:10 来源:国土报

  2016
  科技创新引领  地调成果丰硕
  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紧紧围绕“六个服务”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土资源部党组加强科技创新的总体部署,地质科技创新思路和布局进一步明确,服务能力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服务了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
  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成效显著
  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战。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服务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江西赣县清溪、宁都青塘等依托富硒土地打造名优特农产品。石漠化治理带动绿色发展,广西平果县建成“国家石漠化区域火龙果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示范找水保障水资源安全,河北阜平探采结合井保障了新开发20万亩耕地灌溉用水等。地质遗迹调查打造特色地质旅游资源,江西赣州宁都等地新发现大量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布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建立地质工作协调机制。与地勘单位通力合作,加强了重点地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地质调查,调查成果服务成效明显。
  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围绕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需求,统筹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长三角、苏南、皖江、长江中游等地质调查阶段成果报告,及时提交相关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使用。推广上海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服务政府管理主流程的工作经验。
  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合作,联合湖北等省(区)地勘单位,完成境外地质、地球化学填图面积360余万平方千米。与6省国土资源厅和6所高校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学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发布“地质调查国际合作成果报告”,为400余家企业境外矿业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服务。合作国家增加到55个。启动了“化学地球”和“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两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训了50个国家的500多名官员和技术人员。
  支撑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首次在联合勘探区块内发现新类型油气藏,完成中越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共同考察。在海域新区首次钻获埋藏浅、厚度大、纯度高的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完成第33航次南极科考任务,在西太平洋圈定出新类型结核资源远景区6万平方千米。
  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更加有力
  全面服务国土资源领域“十三五”规划编制。支撑完成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和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以及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信息化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总体方案等的编制。
  积极支撑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积极优选有利勘查区块,圈定20处油气远景区,优选11个有利勘查区块提供国土资源部招标出让。在前期竞争性出让的内蒙古银额盆地6个油气勘查区块中,中石化中原油田和延长石油在务桃亥和温图高勒两个区块实施的4口参数井,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
  全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基础地质调查: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0.2万平方千米,1:5万矿产地质调查16.9万平方千米,圈定找矿靶区5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50余处。大宗紧缺矿产:柴达木大浪滩—黑北凹地新增氯化钾资源量2000万吨;西藏鲁尔玛铜矿的发现将冈底斯铜矿带西延200千米;湘中—桂中地区估算锰矿资源量1.27亿吨。战略新兴矿产:新疆黄羊山发现超大型晶质石墨矿,预测资源量2000万吨;四川甲基卡外围累计新增氧化锂资源量100万吨,全区资源总量突破200万吨。中央财政投入带动7.8倍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新发现矿产地144处,开辟了大兴安岭中南段锡矿等重要找矿新区。
  大力支撑自然资源体制改革。编制《中国自然资源图集(2016年)》。编制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情况报告、全国地下水水质评价报告,完成全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宏观评价。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累计完成7500多个监测站点建设。完成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对全国12.1万个矿业权进行了监测,圈定疑似违法图斑1万多处。推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初步查明东部15个省25年来土地环境质量变化特征。
  主动服务防灾减灾。进一步完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与服务平台,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联动更新。全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7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2.4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7亿元。开展山地丘陵区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试点示范,编制新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福建泰宁泥石流等重大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技术指导。开展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点地区地面沉降InSAR调查监测,支撑了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地面沉降防治联席会议。
  科技创新引领地质调查取得重大进展
  积极推进“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科学编制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创新总体方案,分别设立了地质调查工程予以支撑。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建实建强了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并积极推进了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申报工作。联合数十家单位,成功申报8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了光学卫星星座建设项目,初步建成国产卫星国土资源数据保障系统、卫星-航空-地面一体化遥感技术体系。
  实施能源调查五大科技攻坚战。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锁定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作业平台,完成了试采工程实施方案和长线物资相关服务准备。南方油气页岩气调查:实现油气新区、新类型、新层系、新理论、新模式的“五新”重大突破。贵州遵义安页1井钻获日产10万方的高产稳产工业气流等。西藏羌塘油气调查:优选出半岛湖、托纳木两个大于100平方千米的大型圈闭构造,羌塘盆地第一口油气参数井—羌参1井成功开钻。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创新提出银额盆地存在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系统,钻井验证发现良好烃源岩等。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按照“煤铀兼探”、“油铀兼探”的找矿新思路,指导松辽、鄂尔多斯和二连盆地发现具大型远景规模的矿产地等。
  构建地质科技创新人才序列。完成第二批卓越、杰出地质人才和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以及首批优秀地质人才评选。开展了首批“百名人才”评选,9名卓越人才、33名杰出人才、58名优秀人才,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质科技人才序列。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成立。新成立了中国—东南亚南亚、中国—拉丁美洲大洋洲、中国—东北亚、中国—西非北非地学合作研究中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
  以地质云为抓手
  提高公益性服务水平
  地质云原型系统初步建成。开展了基于地质云的阿尔金成矿带地质调查应用示范,探索“互联网+”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开发了基于地质云的油气业务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站群,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全覆盖部署应用。“地调超算平台”在国际矿业大会上推广发布。
  产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六大类56个小类54万多个服务产品目录,初步构建了地质资料产品体系。全国地质资料馆年度新入库地质资料5000多档、50多万件。完成1:400万中国地球化学系列图在内的30余个专题地质图件、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产品等开发。完成20个省级区域地质志编制。
  信息服务效率和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信息网上线运行。在2016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1200幅解密1:5万地质图,在线公开发布的地质钻孔数据已达60余万条。全国地质资料馆全年累计提供服务量达到1.2万种、85万余件次,为行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超过达1万人次。
  总结百年地调经验
  完成科技创新总布局
  系统总结了百年地调经验与成就。推出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史纲、百年画卷、百名人才、百项成果、百项理论和百项技术。
  精心谋划了地质科技创新的总体布局。研究制定了中国地质调查“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确定了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三步走”目标。
  初步构建联动机制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了中央、地方多方地质调查联动机制的建立。深化了与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合作;强化了与军委联参战保局和海军等军方单位的合作;分别与京津冀三省(市)、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一带一路”六省(区)以及6所高校建立了地质调查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与浙江、新疆、安徽等省(区)政府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联动机制。
  地方地质调查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新疆率先实现地质找矿“358”目标,形成一批新的能源资源接续基地,塑造了南疆和北疆资源并重的空间分布新格局。浙江省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成果与土地管理“一张图”对接,解决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嘉兴建立了全国首个土地质量研究示范基地。江苏总结了平原区1:5万基础调查成果,为城市经济区地质填图提供方法示范。云南省地质调查工作有力支撑云南省3年找矿行动成果突破。安徽省全力推进皖江经济带地质调查,支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2017
  全力实施“三深一土”战略
  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2017年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地质调查新百年的起始之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以“责任落实年”为契机,坚持“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基本定位,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大力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全力实施“三深一土”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
  积极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举全局之力全力支撑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确保赣州六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实效。基本实现特色农业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重要矿产远景区矿产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四个全覆盖”。支撑建设一批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供水示范工程、矿产开发基地,支撑地质公园申报。二是加快推进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开展昭觉、金阳、盐津、镇雄等地特色农业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普格、彝良等特色非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三是统筹推进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加强优势矿产和战略新兴矿产资源调查,促进形成一批锰、锂、钾盐、晶质石墨、铜、铅锌、铁、金勘查开发基地,促进绿色矿业发展。四是助力西藏和四省藏区脱贫攻坚。提交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推动铜、铅锌、锂等大型资源基地建设。
  强化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冬奥会规划场区地质调查,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启动承德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示范。二是组织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研讨会,与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共同发布阶段性成果报告。
  大力支撑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一是加强大流域、地质环境效应、地球多圈层交互作用带等地质科技创新,推进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二是统筹推进长三角、苏南、皖江、长江中游等重点地区基础地质调查,深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试点,启动南京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示范。三是联合江苏、湖南等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编制江苏沿海地区地质调查报告、长株潭城市群地质调查报告。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调查合作。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国家援外资金项目、亚洲区域合作专项等项目。二是深化与伊朗、柬埔寨等国家合作,加强境外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调查,推进全球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与资源潜力评价。三是加快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创新矿产资源境外信息产品开发与共享服务机制,及时服务企业。
  积极推进支撑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全面总结联合勘探成果和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基础地质共同考察成果,推进中越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演化对比合作研究;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扩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区,争取实现新的突破;按照“陆海统筹、以陆促海、以北带南”的总方针,开展更多门类自然资源环境综合调查和承载能力评价,加强地球多圈层交互带研究,发布中国海岸带地质调查报告,编制海岸带地质调查实施方案;实施南极科学考察和大洋第44 航次科考,继续开展北极地区海洋地质研究与资源评价;加大开展我国管辖海域1:100 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集成和1:25万三沙等图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加大海洋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力度。
  加快地质科技创新
  推进“五个一批”建设
  推进“三深”重大项目立项,启动一批重大项目。一是编制深地探测科技创新工程方案,精心组织申报实施“深地资源勘查开采”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全力推进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立项。二是编制深海探测科技创新工程方案,积极推进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理论、探测技术和试开采技术等国家科技项目立项。三是编制深空对地观测科技创新工程方案,推进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在国家科技项目中立项。
  深化实施五大科技攻坚战为抓手,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一是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确保9月底前获得日产万方天然气、持续试采一周。二是南方油气页岩气,开展四川盆地及周缘、武陵山、滇黔桂、中下扬子等页岩气新区勘查评价。三是西藏羌塘油气调查,精心组织实施羌参1井油气参数井钻探工程。四是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加强银额、准噶尔、柴达木、松辽等北方大型盆地新区新层系调查,围绕重点区域部署参数井和调查井。五是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以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二连等盆地为重点开展评价示范。
  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创新平台。一是着力推进地球深部探测与能源资源安全国家实验室筹建,参与共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精建强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二是推动建设矿产资源勘查、大陆动力学、地下水资源、岩溶地质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筹建天然气水合物、航空地球物理等领域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三是创建青藏高原、海岸带湿地生态地质、大数据与资源环境评价等国际地学研究中心。四是全力推进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建造立项。推进海保配套装备建设,确保三艘地质调查船建成入列和固定翼飞机交付使用。加快推进八大基地建设和上合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建设。
  落实创新人才政策机制,培养一批创新人才。一是完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成长“双通道”机制。二是着力解决人才管理行政化问题。三是进一步实施“卓越-杰出-优秀”三项人才计划和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聘计划。
  完善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制度,突破一批制度障碍。一是落实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开展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指导各单位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二是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问题,确保激励政策落地。三是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修订。
  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
  支撑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试点。一是与新疆、贵州等省(区)国土资源厅密切配合,加大新疆油气、南方页岩气和山西煤层气调查力度,优选5~6处油气勘查区块、6~8处页岩气勘查区块,编制资料包。二是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银额盆地、松辽盆地外围等空白区和矿业权退出区块以及中上扬子等南方地区开展油气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力争形成优选有利目标区。
  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一是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加强石墨、锂、铍、铌钽、锆等战略新兴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突出钾盐、锰、锡、铜、铝土、铅锌、金等大宗紧缺矿产资源的地质找矿工作。二是加大矿藏深勘精查力度,加强资源集中区地质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综合调查。三是加强地热等清洁能源资源调查评价,开展京津冀、东南沿海等重点地区中大比例尺地热资源调查。
  支撑服务国家自然资源管护和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拓展国产卫星在资源环境调查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信息数据和生态地质环境监测数据,提交全国1:400万、分省1:50-1:100万等成果图件。二是全面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10103个监测站点建设,积极推进省级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三是完善全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技术方法体系,重点开展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四是运用卫星航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支撑国土资源监测监管和卫片执法检查。五是完成1:25万调查面积19万平方千米,开展全国耕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完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监测行业规范与标准。建设有益元素富集土地资源地球化学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优质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做好全国土壤污染详细调查的技术支撑服务。
  支撑服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一是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推进山地丘陵地区、重要活动构造带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试点示范。二是加强华北平原、长三角、汾渭盆地等重点地区地面沉降InSAR监测和珠三角、湘中等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三是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县(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试点。
  提升支撑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能力。一是开展成都、西安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成果编制试点工作,做好上海、济南等典型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综合地质调查,探索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二是构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机制,发布中国城市地质调查报告和实施方案。
  建立新型的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
  全力推进地质调查体制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地质科技体制改革,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发挥好全国地质科学研究中心、地质信息集成中心、地质成果转化中心、地质调查规划管理中心作用。
  发挥地科院协调推进全局地质科技创新重要作用。落实地科院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全局地质科技创新工作的职责,把地科院打造成全国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地科院加快转变职能,组织动员全局的地质科技力量,联合国内外的地质科技人才,建实建强地球深部探测中心,申报实施“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创建六个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大区地调中心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学科优势,加挂中国地质科学院大区地质矿产研究所的牌子,联合区域地质科技力量,创建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构建协同创新、融合创新格局。一是局进一步密切与相关部委(局)的战略合作,深化军地有关单位的合作。二是大区项目办健全与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等单位的“三对接”机制。三是以“六问”为核心,深化与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协同配合。四是加强与有关高校、科学院、工程院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
  加大“地质云”建设
  和成果社会化服务力度
  推进地质云(地质大数据)建设。一是编制《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召开全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会议。二是完善“地质云”建设总体框架,统筹规划,推进实施。完成“地质云”综合节点、六大中心区域节点和专业节点建设,实现节点互联互通和数据协调服务、共享使用,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强有力信息技术支撑。
  初步形成地质调查数据汇聚管理系统。一是推进地质数据更新体系建设,夯实地质调查数据基础。二是完善星空一体化地质调查采集、传输、处理技术体系,探索形成基于地质云的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三是实现一站式地质调查业务管理系统应用,支撑地质调查业务高效、精细化管理。
  初步构建地质信息产品体系和权威信息产品系列。一是开展定制信息开发,形成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不同服务对象的权威信息产品序列。二是面向地质行业、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满足个性化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构建“互联网+”服务模式,扩大信息产品服务规模。
  促进地质成果转化和地质科学普及。一是成立局地质信息集成中心、地质成果转化中心,探索建立成果发布、示范应用、标准制定、绩效激励等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二是加强全国区域地质志修编和全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公开出版10~15个省级地质志。三是明确计划—工程—项目科普成果目标,新建一批地质科普基地,形成系列科普产品。四是扩展科普宣传渠道和形式,增强科普资源共享能力。
  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
  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快实施“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建立全球1/4陆地地球化学基准,绘制全球已实测地区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谱。积极申报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项目,推进“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启动“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
  加强国际地学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中美地调局长对话成果,举办中美地质调查科技年活动,重点推进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等合作。深化中加、中澳国际合作填图。完成中越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基础地质考察成果总结。组织实施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和防灾减灾项目。
  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中国-阿拉伯博览会等多边地学合作平台建设。建实建强全球尺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和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筹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搭建开放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地质矿产和地质灾害信息,引导中资企业走出去。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