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详情

煤制天然气政策进退:业界态度呈两极分化

发表时间 :2014-10-31 14:49:4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自去年以来,国内煤制天然气项目备受追捧。不完全统计,国内在建或规划的煤制气项目50余个,总产能超过2200亿立方米/年。对煤制天然气的热衷,实际上是对稀缺天然气资源的渴望。
  目前,国家对于煤化工产业政策相对谨慎——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在能源行业内,对煤制天然气的态度也呈现两极分化。
  支持者认为,发展煤制天然气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需求,也是煤炭清洁利用的主要途径。近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机构建议推动将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转变。国家能源委、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也提出,促进煤炭集中高效利用代替粗放使用,保护大气环境。
  反对者从水资源、环境的压力层面出发,对煤制天然气投反对票。其认为,我国大部分富煤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煤制油气对资源环境条件要求高,应定位于国内油气供应的重要补充。
  一、煤制天然气政策基调:从严管理
  今年初,国家能源局提初定“十三五”末煤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年的目标,占天然气总量1/8。目前,国内投产天然气产量不过数十亿立方米,500亿立方米的规模为投资企业和煤炭资源地提供庞大的预期。
  但从国家政策看,煤制油气的审批仍然从严管理。年产超过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
  从过去五年行业发展和政策沿革看,煤化工产业经历产能扩张——严控项目审批——重点项目示范——国家有限度放开三个阶段。
  2009年至2011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连续下发多份文件,以规范煤化工产业发展。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不安排新煤化工示范项目,煤化工项目进入阶段性冰封期。
  2013年之后,国内煤化工的发展基于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并释放出为煤化工松绑的信号。2013年9月下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同期,内蒙、新疆境内多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拿到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
  2014年以来,为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能源局专题会议、相关专家咨询会先后研究煤制油气产业的发展问题。从政策导向看,从严管理是煤化工的基调。
  2014年7月1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坚持量水而行、坚持清洁高效转化、坚持示范先行、坚持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申报的示范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规定,能源转化效率、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必须达到准入值。
  二、煤制气上马背后:资源省转型冲动和经济效益刺激
  国家严控煤化工的政策导向挡不住资源省份的投资热情。尤其是在煤炭产能过剩、煤价大幅下滑的背景下,煤炭产地资源转型的诉求强烈,煤化工是延长煤炭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的集体选择。
  加之,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新增能源需求原则上由西部地区调入。在这样的政策下,给西部资源省份提供增加电力、油气等二次能源输出的机会。山西、内蒙等资源大省也在调整能源输出结构,减少原煤输出,以适应雾霾治理新需求。
  根据以往项目投资经验,一个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投资额在250亿元左右。粗略计算,国内已经拿到“路条”或者计划建设的煤制天然气项目(2200亿立方米产能)可以拉动投资55万亿元的投资。对于资源省而言,可以短暂获取“雾霾经济”的红利。
  以内蒙古为例,除示范项目外,内蒙古已有四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拿到“路条”,合计煤制气产能280亿立方米。其中包括,新蒙能源鄂尔多斯8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准格尔旗3×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内蒙古华星新能源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内蒙古兴安盟40亿立方米褐煤制天然气。根据上述项目投资计划,将有1549亿元投资在内蒙古落地。
  从企业投资层面看,低煤价、不断提高的天然气价格也为煤制天然气带来利润空间。根据相关机构测算,按内部收益率按10%考虑,当煤价在100-300元/吨区间内,对应煤制天然气价格1.57-2.22元/立方米之间。粗略计算,煤价每提高50元/吨,煤制气价格相应提高0.2元/立方米。
  这样的价格与进口气、国产管道气和进口LNG相比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如果煤制气项目可以稳定生产,投资企业的利润相对可观。以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为例,有关方测算显示,如果项目全部达产,在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包括煤制气主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在内,项目年可实现利润35亿元。
  三、煤制气成败:煤气化技术与环境约束
  受煤气化技术、管输、环境等因素影响,国内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出现延期投产、投资规模增加、能耗强度高于预期等问题。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的龙头,事关项目成败,必须根据煤种和下游产品选择煤气化技术路线。投资企业需要根据当地煤种特点选择煤气化技术,才能保证项目“安稳长满优”运行。如果项目所在地煤种不适合气化,项目上马的风险将加大。
  高耗水、高排放是煤制天然气的特点,水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不能回避。从环境影响看,“量水而行”是煤制气的基本要求,从此前一些示范项目运行情况看,每千立方米天然气所需新鲜水消耗在7吨左右,一个40亿立方米/年的项目每年耗水在2800万吨。而煤炭资源丰富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国家能源局强调“严禁挤占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以及利用地下水发展煤制油(气)”。
  从二氧化碳排放看,以采用鲁奇碎煤加压气化工艺、年产能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为例,每年消耗煤炭约2000万吨,排放CO2约1700万吨。在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二氧化碳的捕获和收集,否则可能带来资源输入地碳排放减少,而资源输出地排放大量增加的状况,不利于减排。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