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停止更新 > 一带一路 > 相关新闻 > >详情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以是“天作之合” 愿意支持“一带一路”

发表时间 :2017-03-22 10:48: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以是“天作之合” 愿意支持“一带一路”)
 
  本报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同内塔尼亚胡会面时指出,要重点抓好中以创新领域合作,打造绿色快捷通道。深化基础科学、现代农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港口、轻轨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积极探讨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沙特国王萨勒曼心满意足地抱着650亿美元大单刚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立马就赶到了北京。他于3月20日至3月22日对华进行正式访问。除了5位内阁部长外,还有超过100名商界代表随行,堪称以色列出访史上最大规模的商务代表团。
 
  3月20日下午,这位气场强大的中东强人现身以色列总理商业创新论坛,用他特有的低沉而沙哑的嗓音开门见山地说,“我们非常急切地要和中国合作。”对于中以关系,侦察营特种兵出身的他竟给出了一个异常浪漫的比喻,“中国和以色列是 天作之合 (marriage made in heaven)”。
 
  他指出,中国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不断提升本国人民生活质量,还有能力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在互联互通建设方面。“基础设施的初期开发和后期维护都需要技术支持,以色列可以成为中国完美的合作伙伴。”他说,“中国的能力、远见与以色列的技术、创新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同内塔尼亚胡会面时指出,要重点抓好中以创新领域合作,打造绿色快捷通道。深化基础科学、现代农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港口、轻轨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积极探讨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双方在闭门会谈后签署四项协议:《中以经济技术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中以共建国家联合实验室谅解备忘录》《中以招募中国工人在以特定行业短期工作协议》以及《中以修改民航协定议定书》。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论坛上透露,中以自贸区谈判自去年正式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双方在许多方面达成共识。“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以自贸区谈判将稳步前进,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建成。”
 
  中国是以色列在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2016年,双边贸易额113.5亿美元,其中我出口81.7亿美元,同比下降5.1%,进口3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016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访问以色列期间,双方宣布同意正式启动中以自贸区谈判。
 
  中国市场+以色列技术=?
 
  关于以色列,“股神”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到中东寻找石油,无需在以色列停留,但若你找的是人才、活力和智慧,那么以色列是唯一一站。”
 
  以科技为立国之本,以色列被视为“硅谷二号”、“创业的国度”,其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以色列每年诞生上千家初创企业,平均每八小时一家,其创新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作为全球创新中心,以色列吸引了超过300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在以设立研发中心,包括英特尔、谷歌、苹果、微软等。
 
  近年来,以色列的技术实力也在吸引中国投资者的目光。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农业化工企业马克特信·阿甘集团;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收购医疗美容器械制造商阿尔玛激光公司;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收购乳业食品公司……另外,以百度、阿里巴巴、奇虎360为代表的中资公司纷纷在以色列成立创投基金。
 
  “以色列的创新能力排在世界前列,颠覆性的技术层出不穷,高科技企业融资额度屡创新高,是全球知名的创新国家;而中国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市场,强大的制造能力。”万钢表示,双方在创新领域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以色列经济及产业部部长利·科亨(Eli Cohen)在论坛上称,中国投资占以色列外商投资的比重达到了新高,不仅有科技公司,还有制造公司。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5年末,中国对以色列直接投资存量3.17亿美元。
 
  投资以色列正在掀起新的高潮。以色列首席科学家艾维·哈森(Avi Hasson)在论坛上说,去年,中国对以色列初创公司的投资达到了6亿美元,有7.5亿美元投入到以色列的风险资本。但他引用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的话说,“犹太人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永不满足”,期待中国对以色列的投资热可以继续升温。
 
  对此,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祁斌提醒道,中国海外投资是“带刺的玫瑰”,不能为了投资而投资,对于以色列这样的发达经济体,应该投资于它们的先进的产品、技术、服务和商业模式,把它们带回来同国内13亿消费者的市场相结合,既帮助发达经济体延续繁荣、提高就业,也让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消费提升,实现双赢。
 
  中企在以色列建设两座港口
 
  “我们的天空是没有边界的,大地是非常广阔的。我们未来的合作将从阿克巴湾到阿什杜德,然后一直延伸到亚洲、非洲。”内塔尼亚胡在论坛上表示,以方欢迎中方企业参与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愿加强双边交通运输领域合作。
 
  这样真诚的表态并非易事。以色列对工程承包企业资质要求严格,劳工、环保政策复杂,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中资企业都无法打入当地市场。2006年底,中土公司成功中标海法市卡迈尔公路隧道项目,实现了中国对以工程承包业务“零”的突破。该项目于2009年7月提前6个月竣工,2010年12月正式通车。内塔尼亚胡出席通车仪式并给予高度评价,为中资企业在以工程承包市场打下了知名度。
 
  从“零”起步,中国企业在当地工程承包市场上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9月,中土公司同以色列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以北部吉隆铁路隧道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4月贯通,并刷新以色列最长隧道纪录。2014年9月,中国港湾公司中标以色列阿什杜德南港口项目,合同额约9.5亿美元。
 
  这并非中国企业在以色列建设的唯一港口。2015年3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中标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码头经营权。新港预计于2021年投入营运。全部建成后,码头岸线总长1500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86万标准箱,将具备接卸目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船(19000标准箱型集装箱船)的能力。
 
  目前,阿什杜德港和海法港已经成为中以共同推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色列外交部副总司长、经济司司长毕雅丽(Yaffa Ben-Ari)在论坛上说,这两个项目是以色列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力证!她表示,中国企业应该把稳定的以色列当作进入中东的平台。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在以新签恒宝工程合同三份,新签合同额1.6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2亿美元。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包括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特拉维夫红线轻轨卡利巴地下车站、吉隆隧道等。
 
  以将从中国引入两万建筑工人
 
  《中以招募中国工人在以特定行业短期工作协议》由中国商务部长钟山和以色列经济与产业部部长艾里·科恩代表两国正式签署。这份协议将正式向以色列引入两万名中国建筑工人。根据中国商务部和以色列内务部1月4日签署的会谈纪要,以色列将在正式签署协议后的半年左右时间内引入约6000名中国工人。
 
  “经过三年的谈判,我们很高兴能最终达成协议。”以方谈判代表、以色列外交部亚太司司长哈盖·夏格利尔(Hagai Shagrir)1月4日说:“这对以色列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以色列人民和家庭尤其是以色列年轻人对买得起的房屋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色列和中国的建筑工人们有过良好的合作,他们专业、合格而且勤奋。”
 
  中以劳务合作始于1992年,1994年后发展较快,共派出劳务人员6万多人次,累计完成营业额约10亿美元。2002年下半年,以政府实施“关闭天空”政策,中国在以劳务人数锐减。2011年,以建筑业遭遇严重的“用工荒”,当地建筑商强烈要求继续引进中国工人,但以政府目前尚未开放对中国工人的引进。
 
  中铁隧道集团海外公司总经理王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以色列本国人基本上不做建筑方面的劳动力,只有来自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及引进东欧及土耳其外劳来承担,不仅效率不高,而且非常昂贵。房屋交付周期非常长,客观上推高了以色列的房价。”
 
  与之相比,王坤称,中国工人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技术熟练。他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中国工人在当地的口碑非常好。不过,至2011年底,在中国商务部备案的中国在以合法劳务人员已不足千人,绝大部分为建筑劳务,少数为农工、厨师和家政劳务工人。
 
  王坤指出,“以色列当前的劳动力管理体制还不太完善,都是通过公司来操作,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以政府想直接通过中以政府间合作框架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引进中国工人的机制。”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