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会员服务 > 会员风采 > >详情

由“跟人学”到“带人做"…我国核地质实现华丽转身

发表时间 :2019-04-09 10:32:01 来源:鱼眼看矿业

仅用两年时间就在沙特38个油气盆地中锁定4个工作盆地,有望落实特大型铀钍-稀土-稀有属矿床......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在核地质领域已完成由“跟人学”到“帮人做、带人做”的根本性转变。

3月24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成立6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陈念念、于俊崇、彭苏萍、蔡美锋,以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生态环境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中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震局、中国铀业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组织的100多名领导、专家共同享受了这一转变带来的激动、兴奋。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介绍说,在经过1959-1979年的艰苦创业、茁壮成长,1979-1999年的改革探索、积极拓展后,核地研院在新世纪进入到创新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由地质、地球化学、铀矿床学、地球物理、遥感技术、水文地质、钻探工艺技术、放射性仪器研发、分析测试技术、环境工程、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和科技信息组成的完整核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先后形成了“砂岩叠合复成因”和“热点深源铀成矿”理论、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零价态铀和氧细晶石、冕宁铀矿2种新矿物等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先后与纳米比亚、尼日尔、赞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开展矿产资源勘查等技术服务双边和多边合作后,于2017年在沙特全球范围内寻找铀钍资源评价项目任务承担者中胜出。

在中核集团和中国铀业的大力支持下,核地研院与沙特签订的矿产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顺利落实,并作为牵头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组织实施,组织科研人员对沙特全境开展了放射性资源综合调查和评价工作,利用中国核地质理论、方法、技术迅速锁定4片重点找矿区,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有望落实特大型铀钍-稀土-稀有金属矿床。

在共享我国核地质工作身份转变兴奋与激动的同时,与会专家还分享了核工业近年来在地质理论技术与找矿重大突破、高放废物处置、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核地质分析技术等创新成果。大家一致认为,以这些原创性成果为依托,我国核地质工作也由原来只能跟着前苏联专家学,转变为现在在“一带一路”中带着别人做、帮着别人做。成就催人奋进,未来探索创新空间依然巨大。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