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绿色 > 绿矿风采 > >详情

中国铝业广西平果铝土矿

发表时间 :2017-01-23 11:14:16 来源:本网

  平果铝土矿位于广西百色老区平果县境内,矿山一期、二期、三期工程设计年产铝土矿分别为65万吨、85万吨和208万吨,分别于1994年9月、2003年5月和2008年7月建成投产,经过多年的挖潜提产,目前产能已经达到680万吨/年,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达13600吨/人·年,矿山自采率达100%。
  平果铝土矿是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唯一的铝土矿原料生产基地,由那豆、太平、教美、新安、果化五个矿区组成,分布面积1750km2,矿体分布之处多为耕地,面积大、矿层埋藏浅,平均厚度4.52米,表土平均厚度仅0.5米,适合露天开采。铝土矿含泥量较高(达62%),平均每亩土地铝土矿矿石量约2000吨。平果铝土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体分布点多面广,矿体平均厚度小,采用平面拓展型露天开采,推进速度快,占地速率高。按平果铝土矿现有采矿规模,年开采占地3500亩,最终整个矿山采矿用地近10万亩,其中90%以上为耕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5以上。
  2011年被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打造生态矿山特点:平果铝属于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产性质决定了其开发利用须面对三大难题:一是采矿占地导致农民失地的难题,二是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的难题,三是矿产资源枯竭后的成功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通过加大对土地复垦的投入,将矿区大面积土地重新改造成可利用土地,保护了土地资源,治理了地质环境;帮助失地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解决了农民的就业,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在复垦区的生态农业继续加大投入,结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增加矿山收入的同时也促进矿山向生态旅游产业转型。
  一、采矿临时用地试点成功,有效地保护矿区土地资源
  2005年7月1日,国土资源部以《关于对广西平果铝土矿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方案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土资函[2005]439号),同意在平果铝土矿设立采矿用地供地方式改革试点,由原来的征收方式改革为采矿临时用地的方式供地。截至2014年4月,累计完成7个批次16225.966亩采矿临时用地报批手续,已实际获得土地面积近13000亩。截至2014年4月,累计完成83个采空区的工程复垦,实施工程复垦4432.985亩。平均复垦率为100%,复地率为70%。2012年4月18日,改革试点通过了国土资源部验收。
  采矿临时用地改革取得成功,破解了因采矿占地导致农民失地的难题,做到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满意,步入了采矿占地、复垦还地的良性循环,实现“采矿无痕,还地于民,绿色矿山”,实现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二、建立采空区复垦生态示范园,引领复垦区发展经济
  平果铝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引导矿区百姓依据复垦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情况,按照“宜种宜养宜游”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先后在采空区复垦地中建设了蔬菜、甘蔗、林木、养殖等7个示范园。既恢复了生态,美化了环境,又为矿区广大村民做出了示范,大大促进了绿色矿山建设。
  以“开采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百姓、繁荣一方文化、促进一方和谐,带动一方发展”为工作理念,积极引领矿区村民利用复垦地,实施矿区种植、养殖的科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促进矿区和谐发展。打造出具有平果特色的经济型绿色矿山,引领矿区百姓利用采矿复垦土地,改变经营模式,实行土地集中开发,多渠道发展经济,提高了矿区百姓收入。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走出了一条“企业尽责任,农民得土地,地方得产业,矿区得发展,社会得和谐,各方得共赢”的新路子,实现了矿山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利用采空区复垦地土地资源,建设生态矿山
  (一)矿山生态产业。利用现有复垦土地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引进科技农业公司与矿区村民合作,村民用土地入股,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运作。此举既实现了土地的流转,又创新了复垦还地模式,开创了一批生态农业、蔬菜园、养猪场、林下养鸡等项目,不仅充分利用了复垦土地,又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二)矿山生态游玩。平果县连续9年蝉联“广西财政第一县”、12年蝉联“中国西部百强县”,人口包含壮、汉、瑶、苗、侗、仡佬、彝、水、土家、布衣等20多个民族。利用经济优势和人文优势,打造一系列矿山生态游玩项目:铝工业博物馆、矿业培训基地、休闲疗养院、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农家乐、水上乐园、少数民族文化创作体验基地、木棉花节、嘹歌节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生态游玩项目。
  (三)矿山延伸发展。长期考虑延伸发展,可考虑打造热带亚热带影视基地、国际会展中心、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国际矿业大会等一系列延伸产业。
  矿山还将加大投入发展生态矿业,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将采矿业转型为集种植、养殖、生态产品加工、旅游、休闲疗养、文化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将矿山社区转型为生态城市,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力争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个生态矿业城市。

联系我们


电话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东里10号院东楼


邮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邮编

100029


传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体

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联合会

电话: 010-66557667/7663/7666

传真: 010-66557666

邮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国矿业联合会 技术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务:010-66557688

京ICP备13015461号-2 企业邮局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