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院资源所召开西部锑矿研究与找矿工作推进会
发表时间 :2025-01-20 来源:中国矿业网
“2025年要加强科学部署,重点做好新疆、西藏锑矿找矿工作。”为进一步落实锑矿“十四五”和“十五五”增储目标,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组织召开西部锑矿研究与找矿工作推进会,对2025年的相关工作进行了研讨部署。
会议提出,要应用好《中国矿产地质志·锑矿卷》,持续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尤其要加强昆仑山中西部、中亚南天山、西藏地区、桂北—黔西南地区等西部地区的新区找锑工作,进一步借鉴“五层楼+地下室”勘查模型, 精细解剖典型矿床,做好理论与实践结合、预测与查证结合,提出一批可快速突破的靶区。2025年,要加强科学部署,重点做好新疆、西藏锑矿找矿工作,适时召开青藏高原锑矿找矿研讨会,力争在东昆仑、南羌塘、喜马拉雅等地区取得锑矿找矿新突破。
会议还对新一轮找矿突破科技支撑项目“西部地区典型锑多金属矿床富集规律与成因模型研究”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进一步与参与项目的14家地勘单位、高校、科研研所和企业形成合力;要精心组织好启动会,按照项目总目标编制课题和专题任务书,落实分解目标任务。
据悉,锑矿在军工、半导体、制药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矿物原材料。然而,锑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有百万分之五,极难富集,分布也很不均匀。与世界相比,我国锑矿成矿在地质背景、矿床成因、形成时代等方面独具特色,且在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找矿潜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在20世纪80年代即深入藏北组织锑矿攻关。近年来,青藏高原北部美多、黄羊岭和冈底斯锑成矿带萨拉岗、扎西康等锑(多金属)矿的找矿发现,以及湖南板溪、沃溪、渣滓溪等老矿区深部找矿的不断突破,使锑矿继续保持为我国的优势矿产。(中国自然资源报)
